很多年輕人認為風濕性關節炎屬于中老疾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在平時不注意保護身體,忽略了對其的預防,最終才導致疾病的發生。寒冷刺激是導致風濕性關節炎病發的重要因素。堅持鍛煉可以使身體變得強壯,增強抗病能力,有較好的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是預防該病的好方法。此外,積極做可以做手指強化訓練,練習手指的彎曲度,可以鍛煉手指的功能,預防風濕性關節炎。
預防風濕性關節炎的小運動
1、散步
每天堅持散步或使用走步機,都能有效地預防老年人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幾率,并能提高肌肉的彈力,減少疼痛的發生。人在行走時,肌肉就像一個轉動的泵,能把血液推送回心臟。快步走路可以加快肌肉的運動,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因此,只要沒有常見慢性疾病的老人,都可以適當加快散步的速度,每分鐘走90—120步,每次堅持30—40分鐘。在確保無障礙的條件下,可以跨大步,速度適當加快,步姿敏捷,抬頭挺胸;肩部保持放松狀態。長期堅持快走,可以有效預防關節疾病;但對于已經患關節炎的老人則不適合,會加重關節軟骨的磨損,從而引起關節疼痛和腫脹,這類老人更適合中速或慢速散步。
2、太極拳
促進血液循環,降低心肌耗氧量,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排血分數,增強心膠功能。調節垂體或更高的神經、內分泌中樞,改善靶腺功能,促進機體代謝,增強人體免疫力,抵御疾病,延緩衰老。
這些功能都對支持關節活動,防止關節病變,促進著病變關節的向愈起著很大的作用。而風濕性關節炎正是以關節疼痛、腫脹和屈伸不利等為主要特征的一類疾病。因此,可以說太極拳以其似行云流水、連綿不斷的動作對人體發揮著多方面的醫療保健作用,對風濕性關節炎有著積極的防治作用。
3、氣功療法
(1)強腰健腎:雙手自臍沿帶脈移至身體后側,外勞宮對兩側腎俞,護命門,腰部做回旋轉動,正逆各9次(上身及下肢均不動,只做腰髖、骨盆轉動)。然后雙手轉為內勞宮對腎俞,交錯上下搓(搓在脊柱兩側的腰大肌上),上至后屈盡處,下至尾閭,上體及頭部隨手的動作而左右晃擺,各9次。
(2)轉膝舒筋:雙手掌心向下自后向前抬起至臍平下,按兩膝,雙膝微微蹲,兩膝同時向左、向右、向外、向內各轉3~6圈,然后作蹲起動作,下蹲意在膝蓋,起時意在涌泉,反復作3~6次,身體直立。
(3)熊晃健脾:雙手自然下垂體側,周身充分放松,左膝微屈,身微左晃,左臂向下松垂,同時右臂上提至胸,然后再如法晃至右側,如此悠緩自然地扭腰晃膀,兩足亦相應地虛實變化,節律輕柔,意守丹田或涌泉,共做9次。
(4)通經活絡:雙足交替互相叩擊承山、三陰交、足三里諸穴,再以雙手掌心向下置體前固定高度,兩腿高抬交替使雙手拍擊“血海”穴,要力透肌肉筋脈。
(5)俯仰升降:兩臂前伸,兩掌心轉斜相對自體前捧起,至頭頂向百會貫氣,沿身體正中導致臍部。雙手沿帶脈移至身體后方,內勞宮對準腎俞,身體后仰,然后身體再前俯,同時沿兩腿后外側向下,按摩足三陰經至兩足踝,轉向足背,沿大腿內側上行至臍,按摩足三陰經,同時身體直立,俯仰共作3次。
溫馨提示:處于更年期的女性由于內分泌原因常常會出現易煩易怒的情況,這種身體有很大的不良影響,除了要注意調節心情,盡量保持愉快,多參加戶外活動之外,可以適當的服用藥物來調節內分泌。
【參考文獻:《類風濕關節炎防治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