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病,早期可能無癥狀,以后逐漸出現疼痛、僵硬,疼痛常伴隨著日常生活中的姿勢發生改變,如下蹲時、轉身時、久坐后站起時、上下樓梯時疼痛較為明顯,其它時候疼痛不明顯。靜止后關節僵硬酸痛,活動片刻后,僵硬和疼痛減輕,但活動劇烈時又感到腿部不適,并有彈響和粗糙的摩擦感、摩擦音。
當病情繼續發展到關節軟骨消失、軟骨下骨質裸露時,疼痛成為持續性,在平地上走路也感到疼痛,晚上睡覺時把腿放到哪里都感到不合適,熟睡后有時還被痛醒,膝關節有紅腫和波動感,這是關節積液的表現。此時說明病情比較嚴重,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和治療。
一、嚴格控制體重
膝關節是人體主要的承重關節,超重會增加關節的負荷、增加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并加重骨性關節炎的癥狀。改變和適當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粗、細糧合理搭配,多吃一些蔬菜、瓜果,減輕體重對減輕關節負擔、改善關節功能、減輕疼痛等方面是十分有益的。
二、減少膝關節的創傷
關節受到反復多次的微小損傷或單次外傷,都有可能導致關節軟骨的不同程度損傷,改變關節正常的結構,從而增加了患骨性關節炎的危險性。要盡量避免和減少膝關節的外傷和反復的應力刺激,特別是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和體育鍛煉中,應避免一些劇烈活動,比如長跑、反復的蹲起、跪下、經常抬舉重物等。
三、預防骨質疏松癥
主要包括:保持健康心態、合理膳食、適當運動、不吸煙酗酒、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多曬太陽等。對骨質疏松比較嚴重的患者可適當地補充一些鈣劑、活性維生素D、雙磷酸鹽、鮭魚降鈣素等。
四: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
有規律的、科學的運動應被看成是一種健康而重要的生活方式。要想保持身體的健康就必須參與運動,長期不運動會導致關節僵硬和周圍的軟組織萎縮,身體的靈活性和反應性明顯下降。對于中、老年人或患有骨性關節炎的病人,體育鍛煉尤為重要。
溫馨提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關節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殘疾最主要的原因,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積極防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可等閑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