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功治愈不孕不育癥,收獲幸福結晶,需要依靠先進的現代醫學對造成不孕不育的多種病因進行準確分析,診斷出所以然是很重要的。只有根據具體病因實施規范下的個性化治療方案,不孕癥也會因此而不存在。所以診斷時我們首先要繞開孕育常識的誤解,初診應雙方同去,以免錯診漏診,貽誤時機。
人們對不孕不育診斷方面存在誤解
1、重治療輕檢查
治病重要的是確診,因為只有明確了診斷才能對癥下藥。在沒有明確原因前的治療,是盲目的治療,不僅浪費錢財,而且還可能引起耐藥性,出現一系列副作用,就是“補藥”。也是枉然。一旦兩年同居不孕,就要看看發育是否正常、內分泌系統是否正常、生殖器管有無病變、精神神經有無異常、全身有無其他重大疾病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毛病,都有可能導致不孕不育。
2、有孕育史,不代表一直有生育功能
事實上,不育癥分為原發性不育和繼發性不育,所謂繼發性不育就是指曾經有過孕育史而現在不能孕育者。既然女性不孕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男方當然也有原發性不育和繼發性不育之別。過去能夠正常生育,多年后無精子癥者在臨床也時有發現。這類人大多表現為先天性無精子或嚴重少、弱、畸精子癥,但結合國內外文獻報道推測,此人雖有精子發生基因缺失,但體內尚有精子發生代償功能,而這個代償功能可能在25歲前存在,而在25歲后喪失。因此結婚后,出現無精子,自然不可能生育。
3、不孕不育的原因在一方
不孕不育是男女雙方的事情,初診應雙方同去,即便再健康的男性,也要粗略地檢查一下因為外表健壯和生育能力并無必然因果關系。如果不查明病因,女性盲目服藥是徒勞的。礙于面子不去檢查,或認為男性健康則生育就沒問題都是不科學的。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發現,不孕不育夫婦中20%的問題出現在男方,38% 的問題出現在女方,27%是雙方均有問題,余下的15%屬于原因不明。所以,患了不孕不育癥,夫妻之間也不要互相埋怨,也不要讓女方蒙受“不白之冤”。而應同時到醫院接受正規檢查。
4、性功能正常,不代表生育功能正常
由于女性解剖生理上的特殊性,許多女性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婦科方面不適,加之歷史上女性的從屬地位,因此許多男性將不孕不育的原因歸結于女方,一個讓男人振振有詞的理由是“我很行,我沒有問題”。顯然,男方將性功能和生育功能混為一談了。事實上,男性性功能與生育功能完全是兩個概念,這是兩個獨立的完全不同的機制。勃起正常,性交正常射精,但精液中卻沒有精子。因此,性功能正常者,并不意味著生育功能正常,對于未避孕2年以上未懷孕的夫婦,一定要夫婦同查,以免錯診漏診,貽誤時機。
5、孕育常識有誤解
月經期有長有短,周期也不盡一致。上述方法僅適用于月經28天者,而準是28天者并不多見。確切的判斷方法是下次月經前的14天(13/15天)為排卵期。如果月經周期34天排卵期不是第17天,而是在第21天前后。小C的月經周期是34/36天之間,所預算出的時間顯然是錯誤的。
6、少、弱精子癥并非絕對不育
男性不育癥又分絕對性不育和相對性不育,許多男性一次或多次檢查,確定為少、弱精子癥后,便堅持治療,而忽視了可能存在的(女方)絕對性的因素,白白浪費了時間和金錢。從理論上說,只要有一個形態完整活動良好的精子,都有可能懷孕,只不過機會少而已。但對于一般的少、弱精子癥的患者來說,放松心態,增加機會,還是有可能致孕的。通過治療,改善精子狀況,當然懷孕的機會會大大增加。但決不可見病治病,更不能對著精液分析報告治病,而忽略了女方進一步檢查。
7、無精子癥并非肯定無后
輔助生殖技術現已得以廣泛開展,使得許多嚴重少、弱精子癥,甚至無精子癥的患者得以擁有自己后代的機會。但并非所有無精子癥的患者都有此機會,首先應進一步檢查,以明確是否有染色體異常,是否存在精子發生基因的缺失,是否為梗阻性無精子癥,在確定可以施行試管嬰兒后,也應該積極治療,以期通過附睪或睪丸穿刺,獲得更多更合格的精子,爭取試管嬰兒最大的成功率。
8、精液常規檢查不能完全反映生育功能
許多女性在尋求不孕癥的治療時,往往認為,男方所有檢查都正常,肯定是我的問題。而許多患者所說的正常,僅僅是精液常規分析正常。由于男科學發展遲緩,大多醫院沒有專門的男科建制,也沒有相應的檢查設備,很多醫院僅僅能夠開展精液常規檢查。事實上,影響男性生育的指標很多,除精液常規以外,精子功能、免疫因素(主要是抗精子抗體)、染色體等都是決定性的因素,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即使精液常規檢查完全正常,同樣也不可能生育。
溫馨提示
有人認為女性只要有月經正常,就有懷孕的可能,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有相當一部分女性,在絕經前7、8年,已經喪失了生育功能。男科大夫掌握了女性的生育規律,對不同不孕不育夫婦的治療法則的確立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