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的癥狀更主要表現為骨與關節疼痛、記憶力衰退、易疲勞。很多患者對更年期存在很大的誤區,讓治療陷入困境。對于輕微更年期患者一般不需要用藥治療就可痊愈,但是對于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就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用藥切忌自行濫用、錯用藥物而損害健康。
走出更年期的治療迷霧
1、就醫走錯門
女性更年期的癥狀有情緒抑郁、煩躁、失眠、骨與關節疼痛、記憶力衰退等,往往中年女性就醫時會根據病情去神經科、內科、泌尿科等,而不是去婦科,這樣即使治療好了一種癥狀,也不能根除,還是會由其它的更年期癥狀引起。
女性進入更年期,出現的月經失調、乳房增生、甲狀腺功能亢進、動脈硬化、心悸、精神和植物神經系統紊亂、骨質疏松等情況都跟雌性激素水平下降有關。如果是因為更年期引起的這些癥狀,單單對癥下藥是不解決根本問題的。一般非婦科醫生對更年期綜合征的認識有限,所以女性朋友出現更年期的癥狀時,應盡量去婦科就診。婦科醫生可以在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基礎上,再對癥下藥解決其它病癥。
2、對更年期癥狀不管不顧
雖然說更年期是人生必經階段,可是并不代表更年期癥狀也是無病的表現,不少女性不了解更年期,認為更年期時期發生的潮熱、盜汗、渾身乏力、焦慮等是自然現象,而且前輩們沒有治療同樣沒有問題,于是就對對更年期癥狀不管不顧。專家介紹說,由于絕經的頭5年卵巢功能下降很快,以致雌激素急劇減少,嚴重影響身體機能,營養吸收能力下降,相對應的現有身體中的營養物質流失嚴重,造成身體功能失調,疾病多發。在此建議,臨近更年期的時候,參加更年期講座、多看些更年期的書籍,充分了解更年期。
3、是不是更年期綜合征,自己說了算
很多女性認為,過了45歲或是絕經了就是進入更年期;身體上出現了一些不舒服或是心情煩躁,就認為是更年期綜合征。其實,更年期的判斷并非如此簡單。
女性更年期一般是在45歲至55歲,但因個體差異,有的女性40歲就已經進入更年期,所以這個年齡段并非絕對。更年期綜合征并不是身體器官本身的病變,應該通過醫生的診斷,先排除身體本身病變的情況。 相應年齡段的女性判斷是不是進入更年期,應該去正規醫院的婦科做一個雌激素水平檢查和子宮內膜B超檢查,由醫生根據檢查結果綜合診斷。
4、保健品同樣可以治療更年期綜合癥
由于受到大量宣傳廣告的引導,同時對更年期雌激素缺乏的認識存在不足,很多女性把保健品當成治療更年期癥狀的靈丹妙藥,認為只要有保健品,更年期并不可怕,這樣的認識很危險。專家提醒雌激素不能濫用,在身體機能正常的狀態下不宜食用激素,更不能相信廣告中的食用激素能讓你永葆青春的謊言,長期服用的話,會引起很多副作用,對治療更年期癥狀沒有效果。
5、不敢采用激素治療
有些女性一聽說要用激素治療更年期綜合征,就非常恐慌,其實大可不必。雌、孕、雄激素只是人體性腺激素類的部分成員,是人體必不可少的部分。對于女人而言,雌、孕激素是一生的需要,是女人之所以成為女人的根本。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激素的分泌逐年減少,使得女性的很多功能衰退,并且影響到生活的質量。
激素補充治療是更年期女性主要的治療方法,有助于緩解更年期的各項癥狀,并且預防一些與絕經相關的疾病,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雌激素類藥物是安全的。
6、到了更年期自己買藥吃
有些女性出現更年期綜合征后,不去醫院就診,而是自己買一些含有雌性激素的保健品或是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藥物來吃。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妥當。雌性激素是可以用來治療更年期綜合征,但是用量多少非常關鍵。用量少了,解決不了問題;用量多了,會引起一些其它女性疾病。所以,女性到了更年期,決不能自已“當醫生”,而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安全地治療。
溫馨提示:選擇治療更年期的要去盡可能考慮到身體安全,并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具體情況來調節用藥的劑量。很多已到更年期或是子宮切除的婦女,通常要靠持續雌激素藥物或補充植物雌激素以及保健品補增女性荷爾蒙的缺少,但長期服用這類藥品會引起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等多種婦科疾病。
【參考文獻:《女性更年期合理用藥一冊通曉》《輕松度過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