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過敏性鼻炎發病率的一路攀升,大家在平時一定要警惕該病。一旦有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癥狀時,應及時到就醫檢查,盡早確診并采取治療措施。但是因為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對過敏性鼻炎還存在一些治療誤區,因此常常會有誤診現象的發生。
謹防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誤區
1、把過敏性鼻炎當成感冒
一般人們出現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癥狀時,都以為是感冒,但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感冒,而是過敏性鼻炎。感冒和過敏性鼻炎的鼻腔黏膜不一樣,感冒時鼻腔黏膜是充血的狀態,而過敏性鼻炎的鼻腔黏膜是蒼白的。還有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是,感冒一般伴有其他癥狀,一星期左右就會好,而過敏性鼻炎會持續相對較長的時間。如果自己不能判定的話,建議去醫院做一個點試,這樣就能明確判定是感冒還是過敏性鼻炎了。
2、聽信一些鼻炎藥的夸大宣傳
由于不少患者擔心西藥副作用大,因此市場上一些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便打出“中藥制成”的旗號,其實很多號稱中藥的鼻炎藥物里面都含有西藥成分,比如麻黃堿。而且一些號稱是中藥的鼻炎藥物里并無注明原料,用久了患者可能會對這些藥物產生依賴性,不噴就會鼻塞。長期使用的話可能會引發藥物性鼻炎,導致血管失去彈性。有些患者就是在市場上隨意買各類鼻炎藥物,長期使用反而引發藥物性鼻炎。
3、癥狀一好轉就停藥
許多患者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時,往往是癥狀緩解一點就停藥,但停藥之后就復發。這可能跟用藥不規范有關,規范的治療是用藥不少于兩周。不少抗過敏藥物不是吃一次就會好的,有時這些藥只是表面控制了炎癥,但其實炎癥仍繼續存在。醫學上有個說法叫“最低炎癥持續狀態”,也就是說藥物治療過程中藥應慢慢減量,但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能想停藥就停藥。
4、越干凈越健康,最干凈最健康
不講衛生容易引發疾病,這是大家從小就知道的知識。但是最近一項研究顯示:近二三十年來,人類的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在下降,過敏性疾病患病率明顯上升。這項“衛生假說”告訴大家,生活的環境并不是越干凈越好,太干凈的環境反而容易得過敏性疾病。這是因為在太干凈的環境中,人的機體抵御能力得不到鍛煉。韓虹說,家居環境不需要絕對無菌,小孩適當地玩些泥巴之類的,可能反而會促進相應抗體的形成,從而達到預防過敏性鼻炎的效果。
5、小時候患鼻炎,長大以后就好了
有不少家長認為小孩小時候經常打噴嚏流鼻涕,長大以后就會變好。韓虹認為這是過敏性鼻炎的一大誤區。雖然有過長大后變好的案例,但是大多數人長大后并沒有變好,反而加重了。據統計,中國有10%以上的過敏性鼻炎患者長大后發展成了過敏性哮喘,嚴重時可致死。
溫馨提示:如果你是過敏性鼻炎的易感人群一定要積極做好預防措施,遠離疾病的侵害。過敏性鼻炎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與生活、工作環境有關,因此預防過敏性鼻炎要注意避免這些不良因素,才能防止疾病發生。
【參考文獻:《自我治療過敏性鼻炎》《如何應對惱人的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