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的癥狀一般來說不算特別明顯,一般不會引起大家的重視,導致沒有進行治療,從而引發病情更加惡化,那么共濟失調的危害和治療方法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下共濟失調的危害以及治療方法都有哪些。
共濟失調的危害
專家表示,共濟失調根據病變部位不同,共濟失調可分為四種類型。
①深感覺障礙性共濟失調;
②小腦性共濟失調;
③前庭迷路性共濟失調;
④大腦型共濟失調。而一般稱呼的“共濟失調”,多特指小腦性共濟失調。
共濟失調患者動作不靈活,行走時兩腿分得很寬;成年發病者,步行時不能直線。忽左忽右呈曲線前進,表現為剪刀步伐,呈“Z”形前進偏斜,并努力用雙上肢協助維持身體的平穩。
肌張力的改變隨病變可由降低而轉變為痙攣狀態,共濟失調步態也可隨之轉變為痙攣性共濟失調步態。站立不穩,身體前傾或左右搖晃,當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時,搖晃不穩更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訴。
患者常常說到:“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時,行走不穩更明顯,更易摔倒”。隨病情的進展,患者可表現起坐不穩或不能,直至臥床。動作缺乏次序或條理,不規則,混亂和不協調的一種表現。是促動肌失去了拮抗肌收縮調整所致。
共濟失調的治療
Frenkel訓練方法
1.仰臥位練習
患者躺在表面光滑的床上或墊子上,足跟著床面,頭部枕起,看到小腿與足。
(1)雙下肢單獨沿床面滑動作各式屈曲運動;
(2)雙下肢交替沿床面作各式屈曲運動;
(3)雙下肢單獨懸浮作各式屈曲運動;
(4)雙下肢交替懸浮作各式屈曲運動;
(5)聯合各種下肢運動,并使患者足跟隨治療師手指運動。
2.坐位練習
(1)練習維持正確坐位姿勢2min;
(2)正確坐位各項平衡訓練;
(3)用粉筆在地上劃兩個“十”字標記,輪流使足順所劃的“十”字向前、后、左、右滑動;
(4)按治療師的節奏,練習從不同高度椅子上起身和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