噯氣,在中醫講,屬于“氣機上逆”。噯氣是胃中氣體上出咽喉所發出的聲響,其聲長而緩,古代稱為噫氣。亦屬胃氣失和而上逆的一種表現。噯氣與短促沖擊有聲的呃逆不同。飽食之后,偶有噯氣,無其他兼癥,不屬病態,多可自愈。臨床根據噯聲和氣味的不同,以辨證之虛實。噯氣酸腐,兼脘腹脹滿者,多為宿食停滯,屬實證。
噯氣由以下原因引起
1、飲食過快
由于快速進食,造成大量食物伴隨著大量空氣急速堆積在消化道,消化液分泌趕不上食物堆積的量,不能充分的混合消化分解,造成腸胃的傷害引起急速的蠕動,食物消解排除的其他無法從肛腸排除,反而形成短暫性打嗝。
2、消化不良、胃腸慢性炎癥、或是消化道潰瘍等病癥引發
這類患者會隨著疾病的原因導致胃腸功能的衰退、胃腸蠕動和排空受到影響,胃腸收縮過度或收縮規律被破壞、導致氣體反流,噯氣產生。一旦進食或是情緒不佳就會誘發噯氣加重。
3、其他不良飲食習慣
由于冷飲、飽餐等不良飲食習慣的原因,平時沒有這些習慣的患者更加容易出現短暫性的打嗝,這類噯氣往往是胃腸動力的不足造成食物排氣逆流,長期的應激刺激會引發各種胃炎、胃潰瘍等胃腸疾病。
噯氣的發病機理如下
噯氣之病機,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氣上逆所致。胃為水谷之海,無物不受,若因飲食不調,起居不時,致脾胃陰陽不和,脾之清陽不升,胃之濁陰不降,或胃中生痰生火,或脾胃虛衰,致使胃氣上逆而為噯氣。
噯氣的病因
1,飲食不節,恣食生冷水果或粘滑難消化等物,致使損傷脾胃,其物滯于中宮,宿食不化故為噯氣。《病源論》曰;“谷不消,則脹滿而氣逆,所以好噫而吞酸。”
2,外感風寒,寒氣客于胃,可致噯氣。如《傷寒論》曰;“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氣不除”
3,憂愁思慮過度,因傷脾胃;或暴怒傷肝,肝氣乘胃皆可致噯氣。
4,病后或年邁脾胃虛弱,胃虛氣逆,可致噯氣。
溫馨提示
噯氣發生原因眾多,不同病因引發的噯氣打嗝其危害也會有所區別,及時到醫院科學檢查,排除胃腸器質性病變,對患者來講意義重大!至于患者本人的具體噯氣原因,則必須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癥狀表現,以及科學的檢查后,才能予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