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耳鳴患者在早期并不會理會該病,認為暫時的耳鳴并不會影響到日常的生活,一直拖延治療,一直到聽力受到影響后后悔莫及。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做到合理用藥,才是對待耳鳴的正確態度。那么,從中醫角度分析,我們可以采取何種方法來治療耳鳴呢?
如何使用中醫治愈耳鳴癥狀
1、活血化瘀法
久病耳鳴中醫認為“久病在血”,“久病多瘀”,瘀阻耳竅,氣血流行不暢,耳竅失養所致。現代研究認為某些類型耳鳴、耳聾與耳部微循環障礙有關。
對耳鳴、耳聾患者的甲襞微循環測試,多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微循環(微循環【譯】:微動脈與微靜脈之間毛細血管中的血液循環,是循環系統中最基層的結構和功能單位。)障礙,主要表現在襻周狀態和血液流態上。
2、清熱化痰法
多數耳鳴、耳聾中醫主張從腎入手,從虛論治,但部分患者療效不佳,筆者總結了前人理論及臨床表現,從痰論治。《名醫雜著》所云:“耳鳴之癥或鳴甚如蟬,或左或右。
3、利水逐飲法
痰、飲都是水液代謝失常,停留機體局部的病理產物,痰熱而飲寒,痰無形而飲有質,飲留體內,清陽不升可致耳鳴、眩暈等。《傷寒論》苓桂術甘湯、五苓散證飲留中焦、下焦主癥都有耳鳴。
現代醫學認為利水消腫藥能解除內耳前庭、迷路水腫,減輕神經壓迫,促進局部淋巴回流。
4、 補腎填精法
中醫認為腎與耳關系密切,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于腦,開竅于耳。《靈樞·脈度篇》云:“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內經: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上氣不充,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
溫馨提示
在生活中注意泡腳對于預防和治療耳鳴有很大幫助,每天用溫水泡腳,泡腳的同時用手按揉涌泉穴(按壓這個穴位一般會有酸痛麻脹的感覺)同時空掌拍打大腿內側的膽經,拍至膚色微紅即可。
還有就是在飲食上也要注意,也就是從食療的方法,可以用生魚、山斑魚配以枸杞子、蓮子、百合、淮山藥等中藥,此食療方法固腎又平和。
【參考文獻:《眩暈?耳鳴》《耳聾耳鳴眩暈患者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