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病中醫治療效果一般不錯,輕型患者可以純中藥治療就可以使病情得到緩解,治愈部分重癥患者需要西醫治療,中醫一般將白塞氏病分為以下4型,然后辨證施治,并不是每位患者都 一樣:
1 、熱毒熾盛型
臨床表現
高熱或反復高熱,口舌多處潰瘍,生殖器及肛門周圍潰瘍,潰瘍面紅腫疼痛,頭痛目赤,顏面潮紅,皮膚斑疹,煩躁不安,關節腫痛,尿赤便秘,舌紅苔黃,脈懸數。
癥候分析
本證多見于急性發作期。
治法
清熱解毒,滋陰涼血。
2 、濕熱蘊結型
臨床表現
口腔潰瘍、紅腫、舌面覆有濃苔,下肢結節紅斑,關節腫痛,目赤、多眵或低熱心煩。口中黏膩,換們皖悶納呆,胸脅脹滿,女子帶下變臭,小便黃赤大便不爽或秘結,舌質紅,苔黃膩。
癥候分析
本證多見于急性發作期。
治法
清熱利濕解毒。
3 、陰虛內熱
臨床表現
口腔潰瘍紅腫五心煩熱,口干、尿赤、便秘或見精神恍惚、失眠多夢,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女子月經不調,男子遺精,舌質紅或光洪少澤。
癥候分析
本證多見于慢性緩解期或典型發作期,各體陰虛,虛火擾動,熏蒸于表里上下,故口腔外陰部潰爛灼痛,局部紅腫陰虛生內熱,故五心煩熱,口干、便秘。
治法
滋補肝腎養陰清熱。
4 、脾虛濕滯
臨床表現
口咽、外陰部潰瘍就不斂口,患處潰瘍面多呈平塌或凹陷狀,伴有低熱倦怠乏力,頭暈頭疼。口干不欲飲,腹脹納呆,大便稀溏舌苔或有齒痕苔,脈細緩。
治法
健脾益氣,除濕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