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亢疾病簡介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指甲狀腺本身的病變引發的甲狀腺毒癥。其病因主要是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Graves病)、多結節性毒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自主高功能腺瘤(Plummer病)。
典型病例的診斷一般并不困難。但輕癥患者,年老和兒童 患者的臨床表現少而不典型,所以診斷常須借助實驗室檢查。
(一)具有診斷意義的臨床表現有怕熱、多汗、激動、納亢伴消瘦、靜息時心率過速、特殊眼征、甲狀腺腫大等。如在甲狀腺上發現血管雜音、震顫,則更具有診斷意義。
(二)甲狀腺功能試驗在通常情況下,甲亢患者T3、rT3和T4血濃度增高,T3的升高較T4為明顯。TSH低于正常僅在較靈敏的免疫放射測定中見到。
本病病因不明,故無病因治療主要控制高代謝癥群。減除精神緊張等對本病不利的因素。治療初期,予以適當休息和各種支持療法,補充足夠熱卡和營養物質如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等,以糾正本病引起的消耗。控制甲亢癥群的基本方法為:①抗甲狀腺藥物;②放射性同位素碘;③手術。
甲狀腺功能亢進是由各種原因導致正常甲狀腺分泌的反饋控制機制喪失,引起循環中甲狀腺素異常增多而出現以全身代謝亢進為主要特征的疾病總稱。
2、甲亢臨床癥狀
甲亢的臨床表現可輕可重,可明顯也可不明顯,由于病人的年齡、病程以及產生病變不同,引起各器官的異常情況的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完全一樣。甲亢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持續存在的。
其中最常見的是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世界上講英語國家稱之為Graves病,歐洲大陸其它國家稱之為Basedow病。這是甲亢最常見的原因,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
Graves病在20-40歲最常見,10歲以前罕見,極少時為“淡漠型”。臨床主要表現包括彌漫性甲狀腺腫、甲狀腺毒癥、浸潤性眼病,偶爾有浸潤性皮膚病。
(1)代謝增加及交感神經高度興奮表現:患者身體各系統的功能均可能亢進。常見有怕熱、多汗、皮膚潮濕,也可由低熱;易餓,多食,而消瘦;心慌,心率增快,嚴重者出現心房纖維性顫動、心臟擴大以及心力衰竭;收縮壓升高,舒張壓正常或者偏低,脈壓增大;腸蠕動增快,常有大便次數增多,腹瀉;容易激動、興奮、多語、好動、失眠、舌及手伸出可有細微顫動;很多病人感覺疲乏、無力、容易疲勞,多有肌肉萎縮,常表現在肢體的近軀干端肌肉受累,神經肌肉的表現常常發展迅速,在病的早期嚴重,治療后數月內能迅速緩解。
(2)甲狀腺腫大:呈彌漫性,質地軟,有彈性,引起甲狀腺腫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和甲狀腺生長抗體關系密切,此種抗體對甲狀腺功能影響不大,故病時甲狀腺腫大程度與病情不一定平行。在腫大的甲狀腺上可以聽到血管雜音或者捫及震顫。
(3)眼病:大部分病人有眼部異常或突眼,而眼突重者,甲亢癥狀常較輕。
(4)較少見的臨床表現:小兒和老年患者病后臨床表現多不明顯。
不少年齡較大的病人,只表現有少數1-2組癥狀,或只突出有某個系統的癥狀。有些年齡較大的病人,以心律不齊為主訴;也有的因為體重下降明顯去醫院檢查。還有的訴說食欲不佳,進食減少;或以肢體顫抖作為主訴。極少數老年病人,表現身體衰弱、乏力、倦怠、情神淡漠、抑郁等,稱之為“淡漠型甲亢”。有的兒童在患甲亢以后,體重并不減輕。有些病人的甲狀腺不腫大,或非對稱腫大。還有的病人指甲變薄、變脆或脫離。少數病人可分別伴有陣發性肢體麻痹、脛前局限性粘液水腫,白癜風、甲狀腺杵狀指或有男性乳房增生等。Graves病可伴有先天性角化不良及耳聾,但很少見。
有些病人出現甲狀腺毒癥表現,輕重程度可能不同,但持續存在。另外一些病人的臨床表現時好時壞,可表現不同程度的緩解和加重。這種時輕時重的過程是不同的,常是不是固定的,這對安排治療來說是重要的。
3、甲亢病因機制
Graves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病人有家族性素質,約15%的患者親屬有同樣疾病,其家屬中約有50%的人抗甲狀腺抗體呈陽性反應。許多研究認為Graves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AITD)。由于免疫功能障礙可以引起體內產生多淋巴因子和甲狀腺自身抗體,抗體與甲狀腺細胞膜上的TSH受體結合,刺激甲狀腺細胞增生和功能增強。此種抗體稱為甲狀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hyroid-stimulating Immunoglobulin, TSI)。血循環中TSI的存在與甲亢的活動性及其復發均明顯相關,但引起這種自身免疫反應的因素還不清楚。Olpe認為患者體內有免疫調節缺陷,抑制T淋巴細胞的功能喪失,使輔助T淋巴細胞不受抑制而自由的刺激淋巴細胞生成免疫球蛋白,直接作用于甲狀腺。球蛋白中的TSI刺激甲狀腺使甲狀腺功能增強。Kriss認為,Graves病的浸潤性突眼是由于眼眶肌肉內沉積甲狀腺球蛋白抗甲狀腺球蛋白免疫復合物,引起的免疫復合物炎癥反應;另一種假說認為眼肌作為抗原與輔助T淋巴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自體的免疫反應。甲狀腺病人發生皮膚病變的機制尚不清楚,可能也是自身免疫性病變在脛前等部位皮膚的體現。
4、甲亢實驗檢查
1、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與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FT3、FT4是循環血中甲狀腺激素的活性部分,它不受血中TBG變化的影響,直接反應甲狀腺功能狀態。近年來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明顯超過總T3(TT3)、總T4((TT4),正常值FT4 9—25pmol/L;FT33—9pmol/L(RIA),各實驗室標準 有一定差異。
2、血清甲狀腺素(TT4),是判定甲狀腺功能最基本篩選指標,血清中99.95%以上的T4與蛋白結合,其中80%—90%與球蛋白結合稱為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簡稱TBG),TT4是指T4與蛋白結合的總量,受TBG等結合蛋白量和結合力變化的影響;TBG又受妊娠,雌激素、病毒性肝炎等因素影響而升高,受雄激素、低蛋白血癥(嚴重肝病、腎病綜合征)、潑尼松等影響而下降。分析時必須注意。
3、血清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血清中T3與蛋白結合達99.5%以上,也受TBG的影響,TT3濃度的變化常與TT4的改變平行,但甲亢甲亢復發的早期,TT3上升往往很快,約4倍于正常,TT4上升較緩,僅為正常的2.5倍,故測TT3 為診斷本病較為敏感的指標;對本病初起,治程中療效觀察與治后復發先兆,更視為敏感,特別是診斷T3甲亢得到特異指標,分析診斷時應注意老年淡漠型甲亢或久病者TT3也可能不高。
4、血清反T3(revrseT3,rT3)rT3無生物活性,是T4在外周組織的降解產物,其在血中濃度的變化與T4、T3維持一定比例,尤其與T4變化一致,也可作為了解甲狀腺功能的指標,部分本病初期或復發早期僅有rT3升高而作為較敏感的指標。在重癥營養不良或某些全身疾病狀態時rT3明顯升高,而TT3則明顯降低,為診斷低T3綜合征的重要指標。
5、TSH免疫放射測定分析(sTSH IRMA) 正常血循環中sTSH水平為0.4—3.0或0.6—4.0μIU/ml。用IRMA技術檢測,能測出正常水平的低限,本法的最小檢出值一般為 0.03μIU/ml,有很高的靈敏度,故又稱sTSH(“sensitive”TSH)。廣泛用于甲亢和甲減的診斷及治療監測。
6、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興奮試驗 甲亢血清T4、T3增高,反饋抑制TSH,故TSH不受TRH興奮,如靜脈注射TRH200μG后TSH升高者,可排除本病;如TSH不增高(無反應)則支持甲亢的診斷。應注意TSH不增高還可見于甲狀腺功能正常的Graves眼病、垂體病變伴TSH分泌不足等,本試驗副作用少,對冠心病或甲亢性心臟病者較T3抑制試驗更為安全。
7、甲狀腺攝131I率 本法診斷甲亢的符合率達90%,缺碘性甲狀腺腫也可升高,但一般無高峰的前移,可作T3抑制試驗鑒別,本法不能反應病情嚴重度與治療中的病情變化,但可用于鑒別不同病因的甲亢,如攝131I率低者可能為甲狀腺炎伴甲亢,碘甲亢或外源激素引起的甲亢癥。應注意本法受多種食物及含碘藥物,(包括中藥)的影響,如抗甲狀腺避孕藥使之升高,估測定前應停此類藥物1—2個月以上,孕婦和哺乳期禁用。正常值:用蓋革計數管測定法,3及24h值分別為5%—25%和 20%—45%,高峰在24h出現。甲亢者:3h>25%,24h>45%:且高峰前移。
8、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抑制試驗 簡稱T3抑制試驗。用于鑒別甲狀腺腫伴攝131I率增高系由甲亢或單純性甲狀腺腫所致。方法:先測基礎攝131I率后,口服,T320μg,每日3次,連續6d(或口服干甲狀腺片60mg,每日3次,連服8d,然后再攝131I率。對比兩次結果,正常人及單純甲狀腺腫患者腫攝131I率下降50%以上,甲亢患者不能被抑制故攝131I率下降小于50%,本法對伴有冠心病或甲亢心臟病者禁用,以免誘發心律不齊或心絞痛。
9、甲狀腺刺激性抗體(TSAb)測定 GD病人血中TSAb陽性檢出率可達80%—95%以上,對本病不但有早期診斷意義,對判斷病情活動,是否復發也有價值,還可作為治療停藥的重要指標。
5、甲亢臨床表現
典型病例經詳細詢問病史,依靠臨床表現即可擬診,早期輕癥,小兒或老年表現不典型甲亢,常須輔以必要的甲狀腺功能檢查方可確認。血清FT3、FT4、(TT3、TT4增高者符合甲亢,僅FT3或者TT3增高而FT4、TT4正常者可慮為T3型甲亢,僅有FT4或TT4增高而FT3、TT3正常者為T4型甲亢,結果可疑者可進一步作sTSH測定和(或)TRH興奮試驗。 在確診甲亢基礎上,應排出其它原因所致的甲亢,結合病人眼征、彌漫性甲狀腺腫等特征,必要時檢測血清TSAb等,可診斷為GD,有結節須與自主性高功能甲狀腺結節,或多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相鑒別,后者臨床上一般無突眼,甲亢癥狀較輕,甲狀腺掃描為熱結節,結節外甲狀腺組織功能受抑制,亞急性甲狀腺炎伴甲亢癥狀者甲狀腺攝131I率減低,橋本甲狀腺炎伴甲亢癥狀者血中微粒體抗體水平增高,碘甲亢有碘攝入史,甲狀腺攝131I率降低,有時具有T4、rT3升高,T3不高的表現,其它如少見的異位甲亢,TSH甲亢及腫瘤伴甲亢等均應想到,逐個排除。
6、甲亢鑒別診斷
(1)單純性甲狀腺腫。除甲狀腺腫大外,并無上述癥狀和體征。雖然有時131I攝取率增高,T3抑制試驗大多顯示可抑制性。血清T3,rT3均正常。
(2)神經官能癥。
(3)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狀腺結節,掃描時放射性集中于結節處:經TSH刺激后重復掃描,可見結節放射性增高。
(4)其他。結核病和風濕病常有低熱、多汗心動過速等,以腹瀉為主要表現者常易被誤診為慢性結腸炎。老年甲亢的表現多不典型,常有淡漠、厭食、明顯消瘦,容易被誤診為癌癥。單側浸潤性突眼癥需與眶內和顱底腫瘤鑒別。甲亢伴有肌病者,需與家族性周期麻痹和重癥肌無力鑒別。
7、甲亢甲亢性心臟預防
甲亢性心臟病該如何預防?關鍵在于對甲亢做出早期診斷,并及時給予適當治療,對有早期甲亢性心臟病跡象的患者應盡快控制甲亢。
甲亢性心臟病預后如何?多數甲亢性心臟病在甲亢治愈后心臟病變亦逐漸恢復,不僅心律失常消失、心力衰竭不再發生,且增大的心臟可恢復正常。
少數患者由于治療過晚,病情遷延,致使心臟病變不可逆轉而遺留永久性心臟增大、心律失常或房室傳導阻滯等,此類患者甲亢雖已控制但預后仍差。個別患者及年齡較大者可因病情嚴重或治療不當而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甚至發生猝死。
8、甲亢防二尖瓣脫垂
甲亢性心臟病為什么需嚴防二尖瓣脫垂(MVP)呢?臨床證實,甲亢合并MVP幾率極高,為42.5%。這是因為Graves病與MVP均可能是遺傳性疾病,二者的共同病因是免疫系統紊亂。
MVP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異常,可能屬二者耦合并存。
甲亢病人兒茶酚胺過多,可引起心臟的局部變性和炎性病變,當然也可累及二尖瓣。
因此,當甲亢病人出現胸痛、氣短或極度憂慮等神經精神癥狀時,特別是心前區聞及非噴射性喀喇音,要高度懷疑MVP的存在,應做UCG檢查。本病可隨甲亢痊愈而消失。
9、甲亢預防護理
按照病因的不同甲亢可分為許多類型、最常見的是毒性彌漫性甲狀報腫(Graves病),約占全部甲亢病人的88%。其次是毒性多細節性甲狀腺腫和毒性甲狀腺腺瘤。還有其他一些類型的甲亢,加碘甲亢、藥物性甲亢等比較少見。因為許多類型甲亢,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所以預防其發病有一定難度、下面主要介紹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的預防。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的發病與自身免疫有密切關系,而自身免疫反應又同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在甲亢中,發生自身免疫反應的原因還不肯定,但有2種考慮:
①由于甲狀腺細胞的抗原性發生了改變,免疫系統將它當作外來物質,于是發生自身免疫反應。甲狀腺細胞可能因放射、損傷、病毒感染等發生變化、
②由于免疫活性細胞和機體免疫穩定功能的變化,有人認為可能免疫活性細胞發生突變,出現針對自身甲狀腺的淋巴細胞,由于遺傳上的免疫監視功能的缺陷,不能將這種突變細胞立即消滅,使其存活下來,造成自身免疫。
甲亢有遺傳性、家族性,可發生于雙生子,臨床上有發現一個家族中有數人患甲亢、臨床觀察表明精神刺激和感染與甲亢的發病有關,長時期的精神創傷或強烈的精神刺激,如憂慮、驚恐、緊張等,常可促發該病。有報道稱62%甲亢患者有精神刺激因素。這些誘因和自身免疫的關系還不清楚,有實驗研究初步說明精神刺激可引起免疫功能改變。總之,自身免疫的發生、發展過程迄今尚不清楚,遺傳的背景和方式也來闡明,所以很難從自身免疫和遺傳方面找到預防甲亢的辦法。最后,只能從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各種誘發甲亢發病的因童尋找預防甲亢的辦法。
常見的甲亢誘發因素有
①感染,各種細菌和病毒感染,如感冒、扁桃體炎、肺炎等。
②精神刺激,如精神緊張、精神創傷、憂慮、驚恐等、
③放射損傷、
④外傷,如創傷、車禍、
⑤過度疲勞、勞累等。
⑥懷孕早期可誘發或加重甲亢。
⑦碘攝入過多,如大量食用海帶、紫菜等海產品口服含碘高的藥物如膠碘酮等。
如果能夠避免以上誘發因素,一部分甲亢病人的發病有可能得到預防。當然這些誘發因素一生中也很難避免,所以有力的預防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
10、甲亢并發癥
1.甲狀腺危象(thyrotoxic crisis,thyroid storm):也稱甲亢危象,或迅速發展的甲亢或甲狀腺風暴,是甲狀腺毒癥在病情的極度加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嚴重合并癥。本病不常見,卻是甲亢嚴重的合并癥,病死率很高。在Graves病和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時可發生。
2.甲亢性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是指在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時,甲狀腺素對心臟的直接或間接作用所致的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心房纖顫、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和心肌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癥狀和體征的一種內分泌代謝紊亂性心臟病。年齡15~73歲,病程長短不一,最長達34年,最短僅有半個月,平均病程10.26年,男性平均病程6.65年,女性平均療程9.15年。
3.甲狀腺眼病:甲狀腺眼病是伴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浸潤性和炎癥性眼部疾病,主要發生于Graves病人中,也可見于甲狀腺功能正常患者及原發甲減和橋本甲狀腺炎患者。在后者僅有3%病例伴有甲狀腺眼病。
4.甲亢性慢性肌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性慢性肌病是甲亢時神經肌肉的一種常見的合并癥。在甲亢突出的表現體重減輕表現中,甲狀腺功能亢進性慢性肌病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本癥發生于70 %-80%Graves病患者中,女性居多。
11、甲亢康復護理
護理一:按時服藥
由于疾病能夠反復發作,因此,在藥物治療階段,患者一定要按醫囑服藥,不可擅自停藥或改變藥物劑量,否則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或者復發,使患者得不償失。
護理二:合理膳食
疾病造成患者體內出現飲食和代謝亢進,因此,在日常飲食中,患者要多吃些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禁忌吃腥發、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護理三:勞逸結合
經過治療之后,患者的身體尚未恢復完全,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避免過度緊張,否則,很容易造成病情的復發甚至加重。
護理四:心理安慰
該疾病的發生能夠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易激動、煩躁等不良狀況,而不良的心理素質和精神狀態能夠使癥狀加重。因此,護理人員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輔導,避免不良情緒的出現。
12、甲亢飲食調理
1、供給豐富營養素:甲亢應該吃什么?甲亢患者適當增加礦物質供給,尤其是鉀、鈣及磷等,如有腹瀉更應注意之。多選用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豐富的食物,適當多食肝類、動物內臟、新鮮綠葉蔬菜,必要時補充維生素類制劑。
2、熱能:需要量應結合臨床治療,需要和患者食量而定。一般較正常人是,增加50%一70;%。每人每天宜供給12。55~14。 3000~3500kcal)。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適當增加餐次,正常3餐外,另加副餐2~3次。臨床治療開展時,要及時根據甲亢患者病情,不斷調整熱能、及其他營養素的供給量。
3、禁忌碘:碘是合成甲狀腺素重要元素,在一定量的限度內,甲狀腺素的合成量,隨碘的劑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劑量超過限度,則暫時性抑制甲狀腺素的合成、釋放,使并人癥狀迅速緩解,但這種抑制是暫時性的。如果長期服用高碘食物或藥物,則甲狀腺對碘的抑制作用,產生適應,甲狀腺素的合成重新加速,甲狀腺內的甲狀腺素的積存增加,大量積存的甲狀腺素,釋放到血液中,引起甲亢復發或加重。同時,甲亢病人的很多檢查如攝碘率、I131治療前需禁碘。
4、增加碳水化物:應適當增加碳水化物供給量,通常占總熱能60%~70%;蛋白質應高于正常人,甲亢患者可按每天1。5~2KG宜多給動物蛋白,因其有刺激作用,應占蛋白總量33。3%左右;脂肪正常或偏低。
13、甲亢自我診斷
其實只要細心觀察身體變化,還是有一些小“信號”,提示甲亢的產生。
1、開始大量脫發,尤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分散性脫發,即頭發從頭部各處脫落。
2、早晨起來眼睛微腫,眼球突出、眼裂增寬、可伴有結膜充血水腫。
3、時常感覺到腰疼,手腳抽筋。
4、比往常怕熱多汗,渾身疲乏無力。
5、如何自我診斷甲狀腺疾病?胃口非常好,經常口渴,但是突然開始消瘦,體重下降。
6、出現易激動,腱反射活躍,言語行動匆促等神經興奮性增高表現。
7、甲狀腺腫大,同時伴有甲狀腺血管雜音或觸及震顫。
8、出現與自己性格不符的暴躁易怒,心悸心煩。
9、局限性脛前黏液性水腫。
10、女性常表現有月經紊亂,如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男性可表現為陽痿、早泄,性功能下降,甚至導致不孕不育。
14、甲亢危害影響
甲亢危害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甲亢癥狀對造血系統的損害:甲亢會導致白細胞減少、貧血、血小板減少;
2、甲亢癥狀對生殖系統對損害:甲亢會導致男性導致性欲減退、陽痿、精子數量減少、不育及乳房發育。甲亢會引起月經紊亂、閉經及不孕等表現,即使懷孕后也易產生胎兒發育不良、早產、流產、胎兒發育不良及死胎;
3、甲亢癥狀對運動系統的損害:甲亢導致肌無力、肌肉萎縮等并發癥;
4、甲亢癥狀對心血管系統的損害:甲亢會導致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纖顫等)、血壓升高、心臟增大、心力衰竭、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甲亢性心臟病。甲亢的病程越長,甲亢性心臟病發生的可能性越高,且甲亢治愈后甲亢性心臟病需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個別病人甚至不能恢復正常。心房纖顫還可產生血栓,當血栓脫落時,則可導致大腦栓塞,并引起癱瘓。
5、甲亢癥狀對消化系統的損害:甲亢會導致肝臟功能受損、肝細胞壞死變性、轉氨酶升高、肝腫大、膽汁淤積性黃疸、胃腸功能紊亂、極度消瘦等并發癥;
6、甲亢癥狀對骨骼的損害:骨膜下骨形成及腫脹、甲狀腺杵狀指、以及鈣磷丟失導致骨質疏松。
7、甲亢癥狀對精神、神經系統的損害:甲亢會讓人引起幻想、躁狂癥、精神分裂癥、抑郁癥、全身震顫等并發癥。輕度甲亢患者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嚴重的可引起甲狀腺危象,全身衰竭等嚴重后果,甚至死亡。
15、甲亢營養健康
1、禁食乳制品至少3個月。禁用咖啡、茶、尼古丁和刺激性飲料食品。
2、甲亢患者可常吃花生、蘇子等具有抑制甲狀腺素合成的食物。火盛者可用西瓜、菜豆、芹菜、金針菜等涼性食物。陰虛者可用有滋陰功能的食物,如木耳、桑椹、甲魚、鴨等。脾虛者可用健脾止瀉的食物,如山藥、芡實、蘋果、大棗、芥菜等。
3、多吃含鉀高的食物,也應食用富含鈣和磷的食物。
4、患者除要忌用含碘高的食物外,飲食中還要忌溫熱、辛燥的食物,如辣椒、桂皮、生姜、羊肉等。還有濃茶、咖啡等。
5、限制食物纖維,應少吃糠麩、卷心菜、蘋果、胡蘿卜等含食物纖維多的食物。甲亢患者常伴有排便次數增多或腹瀉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