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年齡多在50-59歲,研究表明與生活飲食習慣有關,較之于體力勞動者,辦公室白領一族攝入脂肪過多,活動較少,發病機率更高。因此,女性除了要知道疾病與哪些因素有關外,還應了解其癥狀,做到及早發現治療,那么究竟子宮內膜癌有哪些呢?
白帶不正常在少數子宮內膜癌患者中也會出現,但多數出現白帶增多現象,也有早期白帶像淡血水樣,晚期合并感染則可能出現膿血樣排液,并有惡臭味。
月經不正常是所有婦科疾病共同的癥狀表現,子宮內膜癌也不例外,最常見的是陰道不規則流血,即時多時少淋漓不干凈,開始出血量不多,隨著病情的發展,出血量會增加,但大量出血者較少見。沒有絕經的病人可出現月經量增多,月經期延長,量時多時少,斷斷續續;已經絕經的人,出現陰道流血。
中醫上將子宮內膜癌分為四型,分別是血熱型、氣虛型、血瘀型、腎虛型,中醫根據其分型進行辨證治療,具體如下:
一、腎虛型
主證:陰道出血,量多少不一,色鮮紅,頭暈目眩,耳鳴心悸,五心煩熱,兩顴紅赤,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則:育陰滋腎,固沖止血。
二、氣虛型
主證: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凈,色淡質清,面色蒼白,肢倦神疲,氣短懶言。舌質淡或舌邊有齒印,苔薄潤,脈緩弱無力。治則:益氣健脾,固攝止血。
三、血瘀型
主證:時崩時止,淋漓不凈,或突然量多,夾有瘀塊,少腹疼痛拒按。舌質紫黯,或邊有瘐點,苔薄,脈沉澀或弦細。治則:活血行瘀,理氣止痛。
四、血虛型
主證:這一類型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會出現陰道突然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斷,胸脅脹滿,心煩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數。治則:平肝清熱,佐以止血。
溫馨提示
子宮內膜癌會對直腸產生刺激性癥狀,直腸刺激性癥狀一般很少發生于其他婦科疾病,而多發于子宮內膜癌,這也是診斷本病最有價值的證候,且病變愈重,患者出現的直腸刺激性癥狀就越明顯,
【參考文獻:《子宮腫瘤》《婦科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