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引起了腋下多汗?腋下多汗的是什么情況?小汗腺受乙酰膽堿能神經支配,大汗腺則受腎上腺素能神經調節,但兩者也可受雙重神經支配,都可能引起臭汗癥,所以有小汗腺臭汗癥和大汗腺臭汗癥兩種類型。那么腋下多汗的癥狀是什么呢?
小汗腺臭汗癥多可與多汗癥并發,常因細菌分解皮膚表面的穢物引起,發生于足部為臭足,或稱足部臭汗癥。因為青春期大汗腺分泌旺盛,細菌分解大汗腺分泌物,產生不飽和脂肪酸,引起濃厚異味,這就是大汗腺臭汗癥。發生于腋部則為腋臭(或孤臭)。多數臭汗癥的患者有家族發病傾向,在我國多見于青年女性。一般夏季加重,等到年老時會緩解。
在一些嚴重的糖尿病、痛風、尿毒癥等患者中,容易因為尿素通過汗液排泄到皮膚表面而形成很薄層的結晶,產生臭尿味,謂之尿汗癥。同時足癬還可能引起會臭足。
神經性無汗癥由激活汗腺的神經通路功能障礙所致。如髓質損害會引起同側節段性汗閉或損害以下部位暫時性無汗。疾病引起的全身性無汗可能是由于皮層對下丘腦的抑制增強引起。下丘腦腫瘤或第三腦室底部損害亦能夠導致全身無汗和高熱。腦干下端疾病會引起同側的顏面和頸部無汗癥的癥狀。
中暑、高熱也容易引起一過性無汗癥,可能該病抑制下丘腦,使到達汗腺中樞神經沖動缺乏而引起無汗癥。麻風、酒精中毒性神經炎、淀粉樣變、糖尿病、痛風可發生無汗癥,可能由于以上疾病引起支配神經節阻滯而出現節段性無汗。自主神經病、神經節阻滯、Horner綜合征和Ⅳ型遺傳性感覺神經病以及膽堿能藥物應用均可發生無汗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