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異常勃起是指陰莖在無性刺激的情況下,持續處于疼痛勃起狀態。由于某種因素刺激,引起陰莖海綿體持久性動脈擴張及靜脈收縮。若靜脈淤血和勃起過久,則血液淤滯和黏度增加,甚至導致靜脈和小動脈栓塞,造成海綿體纖維化,可致陽萎的后遺癥。該病對患者的身體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在日常如果出現該病的癥狀時還需盡早治療。為了方便大家對于該病的癥狀有更多的了解,下面就為大家做下詳細的介紹。
陰莖異常勃起常見5~10歲和20~50歲。一般僅涉及陰莖海綿體,多數病例于夜間陰莖充血時發病。
傳統上陰莖異常勃起分為原發性(特異性)和繼發性。按血流動力學分為低血流量型(缺血性)和高血流量型(非缺血性)。前者因靜脈阻塞(靜脈阻塞性),后者因異常動脈血注入(動脈性)。陰莖異常勃起還分為急性、間斷性(復發或間歇,如鐮狀細胞貧血)和慢性(通常為高血流量型)。陰莖異常勃起初期,均為生理性陰莖勃起,以后發展為高血流量型。
低血流量型陰莖異常勃起若持續數小時則因組織缺血而疼痛,陰莖勃起堅硬。高血流量型則陰莖很少疼痛,陰莖不能達到完全勃起硬度。通常有會陰或陰莖外傷史。此型的多數病例在動脈栓塞或手術結扎血管之后,陰莖仍能恢復完全勃起,但一般需要數周至數月。
科學家研究發現本病有兩種類型
高流量(也叫非缺血型)陰莖異常勃起和低流量(缺血型)陰莖異常勃起。一般認為,兩型本質上只是由于受累的導靜脈的數目不同而已。
一位醫學家提出海綿體動脈撕裂傷引起高流量型陰莖異常勃起,其機制是撕裂的動脈使動脈血流輸入失控,竇狀隙部分擴張,因小梁平滑肌未處于松弛狀態,竇狀隙的血液直接經未受累及的白膜下靜脈叢流出,因此靜脈輸入受阻不明顯,不存在竇狀隙內血液淤滯、缺血,因此一般不伴疼痛。
由于這是一種高流入、高輸出的延長勃起,又稱動脈型陰莖異常勃起。然而大多數為低流量型,又稱靜脈型陰莖異常勃起,它是一種低沉入,低輸出類型,它的基礎是海綿體靜脈阻塞,靜脈輸出的梗阻妨礙動脈診入‘動脈血供減少,組織缺氧和酸中毒發展快,極易引起海綿體和小動脈平滑肌麻痹及腔內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