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俗稱“脈窩風”,在中醫屬于“勞損”的范疇,病人會感到關節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僵硬、腫脹等癥狀,是由于“氣滯血瘀”所導致的疼痛,“氣傷痛,形傷腫”,因外力傷及經絡,導致經絡受阻,氣血運行失調,流通不暢造成。需要肌腱膏促進局部血液微循環,改善病變周圍組織營養。
一、肌腱炎的常見癥狀
1、關節或關節附近的觸痛,尤其肩腕或腳后跟(此處稱為Achilles跟腱炎)等周圍或肘外側(此處病變稱為網球肘)。
2、在一些病例,出現麻木或刺痛。
3、伴有疼痛的關節僵硬,限制了受累關節的運動。
4、偶爾關節輕微腫脹。
5、持續疼痛,肌腱從原來的損傷復發后持續疼痛或很久以后再發。出現以下情況應去就醫
6、疼痛7~10天無好轉,若想避免轉變為慢性肌腱炎,或合并其他疾病如滑囊炎,腕關節綜合征或靜脈炎,應看醫生。
7、疼痛很嚴重并伴有腫脹,可能有肌腱斷裂,需立即進行治療。
二、肌腱炎的臨床表現
多數不能明確指出疼痛的部位,只訴關節別扭,運動時關節內酸脹或發不出力的感覺。有時感到條帶狀疼痛。
1、局部的腫脹:發病肌腱會有條索狀隆起,程度不一。
2、功能障礙:發生于上肢手腕部的腱鞘炎多影響隊員發力,有時擊球時會出現動作變形,發生于足踝部的腱鞘炎在運動步伐時會感到疼痛而影響動作。腱鞘是包繞肌腱的鞘狀結構。外層為纖維組織,附著在骨及鄰近的組織上,起到固定及保護肌腱的作用。內層為滑膜可滋養肌腱,并分泌滑液有利于肌腱的滑動。由于反復過度摩擦,引起肌腱及腱鞘發生炎癥、水腫、纖維鞘壁增厚形成狹窄環,肌腱的纖維化和增粗造成肌腱在鞘管內滑動困難,就是狹窄性腱鞘炎。
三、肌腱炎的并發癥狀
本于發生本病的患者,如果不注意休息或進行治療,由于病變所在部位運動過多,常常造成病情不斷地加重,疼痛是其最明顯的表現,在后期其主要的并發癥包括以下幾個問題:
1、慢性腫脹(重力性水腫);2、肌萎縮;3、撕脫性骨折;4、關節僵直;5、韌帶松弛。
溫馨提示:肌腱炎常見患處有手腕、手指、肩部等位置。女性及糖尿病患者會較易患上這病。病人會感到關節疼痛,晨僵,通常關節晨僵的感覺在起床后最為明顯,而癥狀并不會隨著活動頻繁而明顯緩解。受影響的關節腫脹,甚至彈響,關節活動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