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表現癥狀
心衰最典型的癥狀是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難,活動時加重,嚴重者端坐呼吸、咳嗽并伴大量白色絨粉紅色泡沫痰、食欲降低、雙下肢浮腫等。此外,有風濕性心臟病、得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以及擴張性心肌病、高血壓病患者等,在炎夏到來時更要提高警惕,需定期對自己的心臟進行檢查。
夏季天氣熱,人體為散熱會擴張體表血管,血液多分布在體表,心臟、大腦血液供應減少。會加重心腦血管病患者的缺血缺氧反應,使心腦細胞損傷和壞死增加,加重病倩。再有,悶熱的天氣,患者易急躁,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使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另外夏天燥熱的天氣,也使睡眠質量大打折扣。這些都易使心臟‘脆弱’者在夏季發生心衰。心衰是各種心血管病蛋終的結果,為心血管病最常見的死因,病死率高,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仿,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早期心衰的表現并不典型,有的患者會在進行較為劇烈的活動時出現氣短,上樓時胸悶、氣短,休息后即可緩解。有的晚上入睡后憋氣戟胸悶,需用好幾個枕頭墊高才舒服,每晚雙下肢浮腫、疲乏無力、頭暈、記憶力下降等。除上述臨床表現外,還可進行一些常規檢查如心臟超聲,它是目前診斷心衰最準確、最簡便、臨床上應用較為普遍的方法。還有一些隱性心衰者自己并末感覺特別異樣,如不是心臟超聲等檢查表明其心臟增大、功能減弱,這些患者幾乎與最佳的治療時期擦肩而過。
心力衰竭的并發癥
1、呼吸道感染
較常見,由于心力衰竭時肺部瘀血,易繼發支氣管炎和肺炎,必要時可給予抗菌素。
2、血栓形成和栓塞
長期臥床可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脫落后可引起肺栓塞。肺栓塞的臨床表現與栓子大小有密切關系。小的肺栓塞可無癥狀,大的肺栓塞可表現為突發呼吸急促、胸痛、心悸、咯血和血壓下降,同時肺動脈壓升高,右心衰竭加重。相應肺部呈現濁音,呼吸音降低伴有濕羅音,部分病人有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積液體征,鞏膜可有黃染,或有短陣心房顫動發作。起病后12-36小時或數天后在下肺野出現三角形或園形密度增深陰影。巨大的肺動脈栓塞可在數分鐘內導致心原性休克和猝死。心力衰竭伴有心房顫動者,易發生心房內血栓,栓子脫落而引起腦、腎、四肢或腸系膜動脈栓塞。
長期臥床的病人應注意及時翻身按摩肢體作被動活動,預防血栓形成,對有栓子脫落引起肢體動脈栓塞者,輕癥者可用尿激酶或鏈激酶進行溶血栓治療,肢體缺血嚴重者應作外科治療。
3、心原性肝硬化
由于長期右心衰竭,肝臟長期淤血缺氧,小葉中央 區肝細胞萎縮和結締組織增生,晚期出現門脈高壓,表現為大量腹水、脾臟增大和肝硬化。處理:經強心利尿等治療,腹水仍不減退,大量腹水影響心肺功能者,可行穿刺適量放液。
4、電解質紊亂
常發生于心力衰竭治療過程中,尤其多見于多次或長期應用利尿劑后,其中低血鉀和失鹽性低鈉綜合征最為多見。①低血鉀癥 。輕者全身乏力,重者可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常加重洋地黃毒性,必須及時補充鉀鹽,輕癥可口服氯化鉀3-6g/日,重者可用氯化鉀1-1.5g溶于5%葡萄糖液500ml內靜脈滴注,必要時可重復給予。②失鹽性低鈉綜合征是由于大量利尿和限制鈉鹽攝入所引起,多發生在大量利尿之后。發病較急,出現軟弱無力,肌肉抽搐,口渴及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者可有頭痛、煩躁不安意識不清,甚至昏迷等低鈉性腦病表現。患者皮膚干燥,脈細速,尿量減少,甚至血壓降低。化驗:血鈉、氯化物、二氧化碳結合力皆低,紅細胞壓積增高。治療,應不限制食鹽,并可用3%氯化鈉液100-500ml緩慢靜脈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