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子宮發育異常
人類子宮是由副中腎管發育衍變形成的器官。雙側管腔融合不全,或融合后的縱隔未吸收或吸收不全均可導致子宮畸形。不同程度的縱隔子宮是最常見的畸形,極易致早期流產。其它的有單角子宮、雙角子宮和雙子宮等,它們均可導致孕卵著床異常,影響胎盤、胎兒的發育而致流產。
2.宮腔粘連
多次人工流產術、過度刮宮、宮腔手術及妊娠物滯留所導致的損傷及感染均可引起宮腔粘連。宮腔粘連患者中約14%發生流產。粘連引起官腔縮小、變形以及子宮內膜面積減少、子宮內膜的功能層受損,均可影響胚胎著床及發育導致流產。
3.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與流產的關系取決于肌瘤的類型、部位、大小以及有無繼發改變等。粘膜下肌瘤使宮腔變形,內膜表面常形成淺潰瘍,影響孕卵著床和發育,肌瘤的梗阻作用使內膜和肌層血管擴張、充血、血流減少,不利于胚胎發育。此外,肌瘤的局部壓迫,使宮腔變形及退行性變,引起子宮收縮而致流產。
4.子宮頸功能不全
宮頸功能不全的表現主要是早產及中、晚期重復性流產,反復流產者發生率為8%~15%。
(1)先天性宮頸功能不全
大約1/3的宮頸機能不全患者是先天因素所致,常伴有苗勒氏管發育異常,如單角子宮或縱隔子宮,也可能是宮頸組織學缺陷,宮頸彈力蛋白含量不足。
(2)后天性宮頸功能不全
常發生于產科或婦科手術損傷后,如人流時粗暴的宮口擴張術、宮頸錐形切除術及分娩時宮頸裂傷未及時縫合時;也可繼發于宮頸或子宮下段的解剖結構改變后,如發生肌瘤。
(3)生理性宮頸功能不全:有學者認為宮頸內口在妊娠期起功能性括約肌作用,亞臨床的子宮收縮或低張性宮頸內口的患者其宮頸內口括約肌作用減弱。此外,菠蘿蛋白酶及木瓜蛋白酶可使宮頸松弛。宮頸功能不全,不能承受隨著妊娠月份增加宮腔內壓力的增高,常于妊娠中期發生羊膜自破而流產,可排出完全正常的胚胎組織。
診斷
1.先天性子宮發育異常及宮腔粘連、子宮肌瘤可用B超、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宮腔鏡或腹腔鏡檢查。無上述條件的可用探針或擴宮術診斷較重度的粘連或縱隔畸形。
2.子宮頸機能不全
(1)病史:典型病史是中孕晚期胎膜自然破裂,隨后很快分娩出完全正常的胎兒,且每次妊娠比前次妊娠提前分娩。
(2)宮頸檢查:非孕期宮頸觸診,宮頸峽部短且比較松弛,用8號Hegar擴張器可以無阻力地通過宮頸內口,為診斷宮頸機能不全的簡單方法。
(3)Foley導管牽拉試驗:將Foley導管放入宮腔,向導管囊內注射入lml水,使其直徑達6mm,如此能容易地被牽拉出宮內口(牽引力小于600mg)即可疑宮頸機能不全,應進一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