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專家說有些家長把孩子發音不準歸結為舌系帶過短,只要孩子稍有說話不清的表現,就帶孩子到醫院要求割舌系帶。發音不準、吐字不正固然與舌系帶過短有關,但這不是發音不準的惟一原因。舌系帶過短,一般僅影響孩子對某些字的發音不準確,對整個發音不起主要作用。
造成發音不準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比如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牙齒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帶過短等;二是后天疾病所致,比如孩子小時候因神經系統疾病致使發聲器官運動不協調、因聽力受損等情況造成聽不準音而無法正確模仿、大腦發育障礙等都可以引起發音不準。此外,3~歲以前的小兒詞匯量逐漸增多,他們很想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維,故也常常有發音不準的現象,特別是一些較復雜的音。這是因為他們剛學會說話不久,而且大腦的語言中樞和發聲器官尚不成熟,或是在學說話過程中受到語言環境的影響而引起的。
專家介紹說,比如孩子出生后一直聽著方言長大,孩子周圍的成人普通話說得不標準,孩子學普通話可能就會有發音不準的現象。專家認為,孩子的發音與聽覺功能、語言環境、智能發育、發音程度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一般在4~8周歲逐步完善。因此,對發音不準不必過分擔心,小兒有一定的自我糾正能力,4歲以后會逐漸吐字清楚,部分正常小兒要到入學以后通過學習才能完全糾正過來。
舌系帶過短手術越早越好
有的家長擔心舌系帶過短會影響孩子的發音、說話,執意要讓醫生早做手術,認為早做手術不需麻醉、不要縫針、出血少。殊不知,過早手術(2~6個月大時),易導致手術傷口的瘢痕形成,這樣有的孩子必須做第二次手術。而且,手術中孩子多半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誤傷,也容易合并感染。另外,強迫手術給孩子心理上帶來的影響會更甚于身體上所受到的傷害。那么,舌系帶過短何時手術為宜呢?大多數專家認為最佳年齡以4周歲半到5周歲手術效果較好,這時孩子能夠配合醫生手術,而且對孩子以后的發音、認字不會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