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最容易發生在磨牙和雙尖牙的咬面小窩、裂溝中,以及相鄰牙齒的接觸面。前者稱為窩溝齲,后者稱為鄰面齲。兒童發生在牙頸部的齲齒極少,只在嚴重營養不良或某些全身性疾病使體質極度虛弱時才可見到。
根據齲齒破壞的程度,臨床可分為淺齲、中齲和深齲。
淺齲齲蝕破壞只在釉質內,初期表現為釉質出現褐色或黑褐色斑點或斑塊,表面粗糙。繼而形成表面破壞。鄰面齲開始發生在接觸面下方,窩溝齲則多開始在溝內,早期都不容易看到。只有發生在窩溝口時才可以看到,但兒童牙齒窩溝口處又容易有食物的色素沉著,醫師檢查不仔細也會誤診或漏診。淺齲沒有自覺癥狀。
中齲
齲蝕已達到牙本質,形成牙本質淺層齲洞。病兒對冷水、冷氣或甜、酸食物會感到牙齒酸痛,但刺激去掉以后,癥狀立即消失。這是在為牙本質對刺激感覺過敏的緣故。中齲及時得到治療效果良好。
深齲
齲蝕已達到牙本質深層,接近牙髓,或已影響牙髓。患兒對冷、熱、酸、甜都有痛感,特別對熱敏感,一敗涂地去掉以后,疼痛仍持續一定時間才逐漸消失。這時多數需要作牙髓治療以保存牙齒。
深齲未經治療,則牙髓繼發感染或牙髓壞死。細菌可以通過牙根達到根尖孔外,引起根尖周圍炎癥。可能形成病灶感染。牙冠若已大部破壞或只留殘根時,應將其拔除。
按齲壞的病變類型可分為
慢性齲
病程長、齲壞組織質地較硬、干燥而染色較深。
急性齲
病程短而進展迅速、齲壞組織質地松軟、濕潤而染色較淺。如在很短時間內多數牙甚至全口牙均發生急性齲壞、齲壞牙面廣、向深部發展快、在牙頸部常呈環狀、又稱為猛性齲。
靜止性齲
齲洞呈淺碟狀、齲壞發展非常緩慢或靜止、洞常露出堅硬,光滑而著色的牙本質層。
繼發性齲
發生在充填物或修復體邊緣的齲壞。
齲齒的臨床表現可以概括為患牙的色、形、質呈現緩慢、進行性的變化和患牙感覺異常。當齲發生在牙齒的平滑面時,擦去表面的菌斑或軟垢,吹干后可見病變部位表面粗糙、光澤消失,早期呈白堊色,隨著外來色素(如食物、細菌代謝產物以及牙本質蛋白分解產物)的附著,病損區會出現進一步著色而呈棕黃色或黑褐色。當下方牙本質嚴重脫礦、著色并透過半透明的釉質反映出來時,呈現特有的“墨浸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