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瘤(神經外科)是指起源于聽神經鞘的腫瘤,是顱內神經瘤最多見的一種,占顱內腫瘤的7%—12%,占橋小腦角腫瘤的80—95%。多見于成年人,20歲以下者少見,性別無明顯差異,左、右發生率相仿,偶見雙側性。臨床以橋小腦角綜合征和顱內壓增高征為主要表現。是良性腫瘤,早診早治療效好,腫瘤較大合并顱內高壓者手術是唯一出路。
癥狀表現
1.耳鳴或發作性眩暈,一側聽力進行性減退至失聰。
2.進食嗆咳、聲嘶、咽反射消失或減退,同側角膜反射減退或消失,面癱等。3.走路不穩,眼球水平震顫,肢體運動共濟功能失調。4.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
診斷依據
1.以耳鳴為首發癥狀,進行性一側聽力下降至失聰。
2.典型橋小腦角綜合征:聽神經、面神經、三叉神經和后組顱神經障礙,小腦損害及腦干受壓等癥狀、體征。
3.慢性顱內壓增高征: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
4.頭顱X線攝片內聽道相示內聽道擴大及巖脊的破壞。頭顱電腦體層攝影(CT)見橋小腦角區等密度或低密度病源及梗阻性腦積水,增強掃描病源部分強化。頭顱磁共振成像(MRI)表現為橋小腦角區T1加權圖像呈低信號或等信號,T2加權圖像呈高信號占位元,增強掃描病源有顯著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