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常見的疾病,它與人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關系,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涉取的食物營養含量越來越高高,含有大量熱量、大量脂肪、大量蛋白質的食品被大量端上餐桌,30年前我國糖尿病的發病幾率在0.7%左右,短短30年的時間,該病患病幾率增長了15倍,此種狀況不能不引起關注。
從醫學上講,糖尿病的致病機理是由于胰島素不能正常的分泌或者是胰島素的作用不能正常的發揮,作為胰島素的分泌器官胰腺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患者長期血糖高會破壞全身的組織器官,尤其對眼睛、腎臟和神經系統的損害是非常大的,會引起技能機能衰竭和組織功能障礙。如果癥狀非常嚴重的話,就有可能引起失水,并伴有一些并發癥,如高滲昏迷。
如何識別是否患有糖尿病?該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糖尿病的臨床表現分為四大類,下面進行逐一進行介紹。
第一類是典型性癥狀,此類癥狀通常表現為人們傳統講的“三多一少”癥狀。三多中的第一多是多尿,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尿液增多,排尿次數增加,對排尿的控制能力有所減弱;第二多是多飲,糖尿病患者除了多尿外還會有多飲的癥狀,經常會感到口渴,需要不停的補充水分;第三多是多食,患者會經常感到饑餓,需要補充實物來滿足能量需求;一少指的是患者會不斷消瘦,雖然患者飲食量在增加,但是還是會不斷消瘦。
第二類是指不典型性癥狀,此類糖尿病患者沒有明顯的癥狀,只是簡單的表現為頭昏、全是無力癥狀,有的患者甚至沒有癥狀表現,此類患者在發病早期會出現低血糖癥狀。
第三類是表現在急性并發癥,患者在出現一些緊急情況下,或者叫做應激反應時病情會有所加重,在此情況下患者的食欲減退,出現惡心、嘔吐等,甚至會有呼吸困難,昏迷等情況的發生,這類并發癥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尤其要注意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第四類是并發癥,這些并發癥是慢性的,如由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患者視力下降;二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腎問題,有的會出現浮腫,甚至會出現蛋白尿等;三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會有感覺異常、麻木等現象出現;四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具有感染性的,如皮膚疾病的感染、泌尿系統的感染等。
糖尿病對人的影響非常大,能夠很好的預防是關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三高食品、防止肥胖、經常鍛煉、戒煙酒等,養成良好的行為生活習慣對糖尿病的預防起到很好的幫助。中老年人更要注意,定期到醫院檢查,在出現一些類似糖尿病的臨床表現時要詳細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本文由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 何曉勇醫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