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腫瘤是常見病、多發病,其中絕大多數是良性腺瘤,少數為癌,罕見肉瘤。甲狀腺腫瘤大多數是無痛的孤立結節,臨床上要注意和其他甲狀腺疾病鑒別,有時分化性腺癌和腺瘤也極為相似,影象學和細針穿刺等檢查可協助診斷。甲狀腺瘤大多發生于青年女性,手術切除是唯一的治療手段。
1、飲食調理存在什么誤區
癌細胞增殖速度快,它急劇地消耗人體的營養,導致人體營養不足,抗癌能力下降,癌細胞進一步發展,擴散。另一方面認為癌癥是" 富貴病",要大吃大補。雖然癌癥病人需要營養,但是由于癌癥在侵蝕人體過程中,嚴重破壞了人體各個器官的功能,使病人的味覺減退,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很差,致使食欲減退,食欲下降,營養吸收我各項代謝發生障礙,這時如果一味的給病人進食龜,甲魚,海參等不易消化的大補食物,不但不能消化吸收,還會加重胃腸消化吸收功能的障礙,進一步加重厭食。實是欲速則不達,反而有害。再一方面是重食輕飲。病人和家屬常常是重視吃什么、怎樣吃,而對飲
水方面的調理則有所疏忽。事實上,癌癥破壞人體水和電解質的平衡是一樣嚴重,而水的平衡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防治和康復過程中,就很需要注意病人飲水的正確調理。
2、如何正確進行飲食調理
基本要求是:總熱量要夠,營養要平衡,食物結構要合理,烹調方法和進食方法要講究。
(1) 營養要相對平衡
根據病人的需要,各營養素要相對應的適量,齊全,除充足優質的蛋白質攝入外,一般應以低脂肪,適量碳水化合物為主。注意補充維生素,無機鹽,纖維素等,這些可從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獲得。
(2) 食譜結構要合理
癌癥病人食譜切不可簡單和單一。應該是品種多,花樣新,結構合理,在制作食譜時,要盡可能做到:清淡和高營養優質量相結合,質軟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相結合,新鮮和食物寒熱溫平味相結合,供應總量和病人臟腑寒熱虛實證相結合。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3) 烹調方法和進食方法要講究,設法增進病人食欲
在食物的選擇,制作,烹調上,應創造食物良好的感觀性狀,在色,香,味,形上下功夫,盡可能的適合和滿足病人的口味愛好和習慣。還要根據病人的消化能力,采取少量多餐,粗細搭配,流質,軟食與硬食交替,甜咸互換等形式進餐。吃飯時要創造愉悅氣氛,盡量與親屬同進食。吃飯前,盡量避免油煙味等不良刺激。在病人放、化療間歇期,抓緊食欲好轉的有利時機補充營養。
在服藥期間有的食物不能吃,如維生素C不宜吃蝦,因為維生素C能使蝦肉中的五價砷還原為三氧化二砷,對人體有很大毒性。中醫也不是盲目的不加區分地忌口,而是辨證地適當的忌口。一般認為,癌癥的早中期,病傷津劫陰,多屬陰虛內熱,故在飲食調理上,應忌辛溫燥熱屬性的食品,滯膩食品也主張少吃;在癌癥的中晚期多為虛證,寒證,飲食上主張溫補脾胃,益氣生血等食品類,而性屬寒涼的食品,則應少吃或不吃,在不同的病種上,忌口也有所不同,如鼻咽癌病人在放療期間,應忌辛溫燥熱、油炸燒烤食物,忌吃狗肉、羊肉、胡椒、茴香等;胃癌病人忌食辛燥食品、桂皮、芥末,辣椒等;
1) 應以新鮮、易消化,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為主
新鮮蔬菜、水果每餐必備。
2) 多吃有一定防癌抗癌的食物
如菜花,卷心菜,西蘭花,蘆筍,豆類,蘑菇類,海參,鯊魚等。
3) 選用具有軟堅散結作用的食物
海蜇,紫菜,淡菜,海參,鮑魚,墨魚,海帶,甲魚,赤豆,蘿卜,薺菜,荸薺,香茹等。但此類食品性滯膩,易傷脾胃,食納差和發熱時要少吃。
4) 不同體質選用不同食物
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可食用乳鴿,鵪鶉,雞蛋,大棗,圓肉,生姜,大蒜,鮮菇等;肝腎陰虛可用烏雞肉,豬腰子,黑豆,黑芝麻,核桃,鮑肉等;血虛可食用豬肝,豬骨,鵝血,菠菜,豆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