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關節置換術是人體矯形外科中較大的重建手術。Tooms將人工膝關節分為單腔隙置換假體、雙腔隙置換假體、三腔隙置換假體,包括非制約型、半制約型、全制約型。目前常用的是三腔隙置換假體半制約型,即俗稱的膝全髁表面置換假體。其手術后注意事項如下:①患肢抬高,膝關節屈曲30°固定,持續負壓吸引腔內積血,一般2~3天后持續負壓吸引總量每日50毫升以下時,拔除引流管。②合理應用抗生素。③疼痛的處理。成功的疼痛處理不僅使患者術后感到舒適,而且有助于患者良好的康復。④理療。最近的趨勢是讓患者早期活動。術后即開始膝關節屈曲活動,聯合主動和被動兩種活動方式。也可使用下肢關節康復器 (CPM),由0°~30°開始,每日3次,每次半小時,每天約增加10°。近來一些醫院使用CPM功能鍛煉的具體做法是:初始使膝關節在屈曲 70°~100°之間活動,然后開始增加膝關節伸直度,最后使活動度達0°~100°。但利用骨水泥固定的假體,主張患者借助一根手杖在適當承重下進行活動,一般使用手杖4~6周,然后患者即能不借外物活動。而對于非骨水泥固定者,主張非負重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