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運動神經元損傷的癥狀表現呢?隨著如今運動神經元損傷的不斷發生,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危害。運動神經元損傷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且危害性較大,相信很多人對于運動神經元損傷的癥狀還不是很了解,這也是治療運動神經元損傷時,患者需要了解的問題,方能更好的治療。那么,什么是運動神經元損傷的癥狀表現呢?下面請專家為大家介紹一下。
運動神經元損傷的癥狀表現有:
一、上、下運動神經元混合型:通常以手肌無力、萎縮為首發癥狀,一般從一側開始以后再波及對側,隨病程發展出現上、下運動神經元混合損害癥狀,稱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一般上肢的下運動神經元損害較重,但肌張力可增高,腱反射可活躍,并有病理反射,當下運動經元嚴重受損時,上肢的上運動神經元損害癥狀可被掩蓋。
二、上運動神經元型:表現為肢體無力、發緊、動作不靈。因病變常先侵及下胸髓的皮質脊髓束,故癥狀先從雙下肢開始,以后波及雙上肢,且以下肢為重。肢體力弱,肌張力增高,步履困難,呈痙攣性剪刀步態,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若病變累及雙側皮質腦干,則出現假性球麻痹癥狀,表現發音清、吞咽障礙,下頜反射亢進等。本癥稱原發性側索硬化癥,臨床上較少見,多在成年后起病,一般進展甚為緩慢。
三、下運動神經元型:多于30歲左右發病。通常以手部小肌肉無力和肌肉逐漸萎縮起病,可波及一側或雙側,或從一側開始以后再波及對側。因大小魚際肌萎縮而手掌平坦,骨間肌等萎縮而呈爪狀手。肌萎縮向上擴延,逐漸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帶。肌力減弱,肌張力降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肌束顫動常見,可局限于某些肌群或廣泛存在,用手拍打,較易誘現。少數肌萎縮從下肢的脛前肌和腓骨肌或從頸部的伸肌開始,個別也可從上下肢的近端肌肉開始。
四、顱神經損害:常以舌肌最早受侵,出現舌肌萎縮,伴有顫動,以后腭、咽、喉肌,咀嚼肌等亦逐漸萎縮無力,以致病人構音不清,吞咽困難,咀嚼無力等。球麻痹可為首發癥狀或繼肢體萎縮之后出現。
什么是運動神經元損傷的癥狀表現?以上是專家對運動神經元損傷不同類型的相應癥狀做出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當我們發現類似的癥狀時,要盡快的接受相應的檢查,以免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在此祝所有運動神經元損傷患者盡早的脫離疾病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