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天下大雪,大雪之后是冬至—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即將來臨。盡管今年冬季看似溫柔,卻在溫暖的表象下埋藏著“冰冷禍心”,各大醫院骨科、風濕科等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門診數量均有大幅增加。寒濕造成新病降臨,舊病復發,而保暖防護、及時對癥治療是保證健康的關鍵。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而言,更要做好保暖工作。
1、預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于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風濕性關節炎的積極預防方法中,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2、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于疾病恢復期,往往由于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4、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5、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干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風濕性關節炎的積極預防方法中最重要的。
6、遵醫囑、定期復查
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規律使用藥物,不能自行隨便決定增減藥物,不要忘記服藥,如出現藥物副作用,要及時就診或與醫生聯系,且要定期進行復查。
7、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因睡眠中可以使受損的關節得到修復,所以如因疼痛而失眠者應合理選用止痛鎮靜藥,保證休息好。
8、注意氣候因素的影響
90%的風濕病患者對氣候變化敏感,患者要在交節換季或天氣變化時加強自我防護,注意保暖。
溫馨提示:氣溫降低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最易復發,患者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潮,外出時要避免直接吹風。天陰下雨下雪時,患者應減少外出活動;晴天應該多在戶外曬太陽,并開窗以通氣除濕。老年人一般起床較早,喜歡晨練,但是在天氣轉陰,氣溫降低時,風濕病人不宜過早進行晨練,否則會使病情加重,加重疼痛,最好在太陽出來后比較暖和的時間鍛煉。患者要均衡飲食,適當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高鈣、高鐵飲食,多食新鮮魚類、青豆、豆腐及橄欖油等,改善自身營養狀態,提高抗病能力。忌吃辛、熱、燥的食物,如姜、辣椒、蔥、羊肉、狗肉等。
【參考文獻:《類風濕性關節炎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調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