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寒冷條件下會加劇類風濕性關節炎癥狀,所以多數人們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寒冷是息息相關的,但實際上寒冷只是該病眾多誘因之一,并非主要原因,可加劇疼痛。所以,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冬季應注意保暖、熱敷或者冷敷,防止病情加重,影響自身生活。
1、避免不良運動和生活習慣對膝關節的損害
膝關節是負重關節,過度的反復高強度負重會加重關節軟骨的磨損,特別是髕股關節的磨損,從而出現關節炎的癥狀。生活中,爬樓、爬山、蹲跪勞動這些都是增加關節負擔的動作,要盡量避免。在冬季,關節、韌帶僵硬,參加運動前一定要熱身,讓肌肉和韌帶得到充分拉伸再“工作”,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2、給關節做好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首先,防寒保暖是最容易做到的。關節不好的患者平時可以做做熱敷,但要避開急性炎癥發作階段。急性炎癥發作期表現為關節腫脹、發熱甚至發紅,這個時候是不適合熱敷的,否則會加重炎癥反應。熱敷可以使用熱水袋、熱毛巾、鹽袋等,溫度控制在40℃-42℃,熱敷一次20分鐘即可,老年人對溫度不敏感,注意避免燙傷。
3、合理使用護膝
生活中,很多膝關節不好的患者習慣戴護膝,護膝短期使用沒問題,既對局部保暖,又能保護關節的穩定。不過需要提醒的是,佩戴保暖性護膝是比較合適的,不要佩戴彈性較差、包裹過緊的護膝。過緊的護膝容易加重血液循環障礙,甚至出現小腿以下部位的浮腫。同時,如果長期佩戴彈力護膝,會出現關節周圍肌肉和韌帶的廢用,更不利于關節疾病的恢復。
4、合理飲食
多吃富含蛋白質、鈣質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魚蝦、海帶等,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松,又能營養軟骨及關節,也可以幫助減輕關節炎的癥狀。
溫馨提示:保護關節最有效的方法是適度進行體育鍛煉。每天的鍛煉時間不要超過45分鐘,不同年齡段人群適合不同的鍛煉方式,比如老年人適宜散步、扭秧歌等,避免爬山、跑步等運動,運動前應做好充分準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