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這是很有道理的。專家提醒:患了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抓緊治療,同時又必須注意休養。除了積極治療以外,特別要重視養生。
一、保持樂觀的情緒
患病期間,病人往往顧慮重重,悶悶不樂,而憂慮苦悶只能使病情加重。因此,多設法解除精神負擔,使病人多想多做一些愉快的事。如聽聽音樂,衛生知識的廣播;適當看看電視節目或小說,但時間不要太長,也不要連續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可能的條件,還可以打打撲克,下象棋等??傊?,心情要愉快,娛樂要有節制,使病人始終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
二、進行適當的活動
患病的急性期應盡量臥床休息,但在穩定期則應進行適當的活動,活動的方式、時間、速度和活動量,多根據自己的體力,病情以及興趣愛好來確定,一般以身體無不適的感覺為度,切忌過勞。例如:繪畫、書法、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做廣播體操等都可以。但多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三、衣服要及時增減
患病以后體質虛弱,特別在冬春季更容易感冒,一旦感冒,便會加重病情。因此,要及時增減衣服,以防感冒。尤其是老年人抵抗力差,天冷風寒時應穿得暖和些,以避風寒。
以上所述看似事小,其實不然,如果不予注意,即使治療得當,也會加重病情;只有重視調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疾病早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