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對于我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損害,很多患者不希望自己的健康被患者困擾,這需要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及護理方法,在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時,我們做好日常護理保健,這對于我們的康復非常有利,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如何正確的護理肌肉萎縮患者吧。
1、肌肉萎縮患者的保健要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
2、合理調配飲食結構。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這就是肌肉萎縮患者的保健。
3、勞逸結合是肌肉萎縮患者的保健方法。忌強行性功能鍛煉,因為強行性功能鍛煉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4、肌肉萎縮患者的保健要嚴格預防感冒、胃腸炎。肌萎縮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肌萎縮患者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長,肌萎無力、肌跳加重,特別是球麻痹患者易并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5、肢體活動的功能訓練一般可以采用主動練功和被動練功兩種,從內容上可有傳統體育訓練、生活作業訓練等。如果是肢體瘦削枯萎,運動無力,臥床階段可以選擇臥位被動的練功,隨時變換姿勢,防止畸型的發生。
6、采取主動練功訓練,如,坐位和步行練功等。根據病情,選用相應的按摩、氣功以及五禽戲等傳統體育鍛煉。生活的作業方法是很實用的。如果是上肢活動障礙的,一般可以選用寫字、彈琴、撥算盤等,如果是下肢活動受限的,可以采用踏三輪車等作業訓練。
7、患者要忌強行性的功能鍛煉,因為強行性的功能鍛煉會造成骨骼肌的疲勞,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8、患者要注意預防感染,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有規律的生活,按時睡覺,按時起床,保證勞逸結合,積極的配合治療,保證自己能盡快康復。
9、面部肌肉萎縮患者的抵抗力比較差,容易出現風寒、感冒等,所以要好好的預防,不然很容易加重病情或復發,而且還會使患者的免疫力進一步降低,引起更嚴重的疾病。
10、面部肌肉萎縮的護理常識中,飲食護理是比較重要的,但患者飲食也要有節制,不能過饑也不能過飽,要有規律、有節度的飲食。另外,營養要搭配合理,多吃高蛋白的食物,不要偏食,還要保證食物容易消化,不要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戒煙戒酒。
11、患者還要保證適當的運動,以增強自身體質及免疫力,同樣也要注意不能過度運動,不然會加重病情。對于病情嚴重需要長期臥床的患者,要經常按摩防止褥瘡的發生。
12、在骨折早期,自牽引之日起,即可指導病人作足踝背伸蹴屈和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運動。并對膝部進行推拿按摩,以解除局部肌緊張,防止髖骨粘連造成膝關節僵直。在骨折中期,此期腫痛消失,骨折已較穩定,鍛煉幅度可適當增加,除早期鍛煉的項目外,可增大髖、膝活動度。方法以健足蹬床,雙手支床,抬起臀部,使下身連同患肢帶動牽引錘一起上下滑動,以增進肌力和髖、膝活動范圍。骨折后期時,已基本愈合,解除牽引后應先在床上活動各關節方法為:患者仰臥,伸直患肢,緩緩抬起,放下,反復進行;或仰臥,患肢屈曲、伸直,反復進行,1~2周后可扶雙拐下床不負重行走。
溫馨提示:肌肉萎縮的飲食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
【參考文獻:《周圍神經疾病基礎與臨床》、《神經肌肉疾病的臨床與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