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女性的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加上中年女性自身所處生理階段出現微妙變化、雌激素分泌較年輕時減少,眼干、眼澀、眼疲勞的現象很容易在此時產生。
"以往都認為干眼病更容易發生在老年人群身上,但近年來隨著電腦、手機的普及以及每天大量使用,中青年患干眼病的幾率也越來越高。"——中山大學附屬眼科醫院余敏斌教授。
干眼病高發人群:會計、編輯、記者
陳女士今年48歲,是某雜志社的一名編輯,長期伏案工作,且基本都得面對電腦完成。"和很多辦公室小年輕不一樣,我既不玩微博也不看視頻,打開電腦就是看稿改稿、收發郵件,8小時全部用于工作。以前還不覺得做事費眼睛,最近可能是春天來了溫度濕度都有變化吧,眼睛特別難受,有時還會迎風流淚,而且有異物感存在,已經干擾到我正常工作了。"她說。
余敏斌教授為她進行檢查后告訴她,其左眼角膜的確出現了點狀脫落,干眼病狀稍顯嚴重。"不過點狀脫落不要緊,24小時之內就會自動長好,只是必須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濕,否則生活、工作用眼都會很不舒服。"余敏斌表示。
"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從事會計、IT、編輯、游戲設計等工作,需要長時間面對電腦作業的人群,都屬于干眼病的潛在高發群體。而中年女性尤其要警覺,因為進入圍絕經期后,本來自身雌激素水平會有所下降,此時無論是皮膚、生殖系統還是眼睛組織,都較年輕時更容易缺水、干澀。"中山大學附屬眼科醫院楊曉副教授介紹。
專家分析:為什么會出現干眼病 據了解,正常人的眼睛會不斷分泌淚液,然后通過眨眼,使淚液均勻地涂在角膜和結膜表面,形成淚膜,以保持眼球濕潤不干燥,這是維持眼睛表面健康的基礎。但如果身處缺水的空調環境,長時間凝視屏幕,就可能引發干眼。
余敏斌教授表示,不僅僅是女性,無論男女老幼,但凡長時間面對變動快速的屏幕,眨眼次數就可能由平時正常的每分鐘十幾次銳減至每分鐘幾次,使得淚膜更容易破裂,淚液迅速蒸發。電腦強烈的光線對人眼刺激很大,由于距離近,容易使淚液分泌異常而致干眼產生。
"人體的眼球本身能自動調節焦距,使影像清晰傳送到大腦,但如果聚精會神盯著電腦或手機屏幕,就會逼迫眼睛也‘定格’在同一焦距,這樣久而久之就導致睫狀肌持續緊張,引發眼睛過度疲勞。"專家表示,眼干外加視疲勞,會引發眼紅、眼澀、眼癢、有異物感等系列問題出現。
專家支招:"翻白眼"、勤眨眼、辦公桌上放魚缸
無論是看電腦還是看手機,都應稍微俯視屏幕。可調高坐椅或降低電腦顯示屏,以30度的幅度俯視屏幕,這個角度不僅可使頸部肌肉放松,還可改善腦部供血。向下注視,眼瞼微微下垂,還可減少眼表暴露于空氣造成淚液蒸發的表面積,預防干眼病發生。
此外,用電腦的時間不宜過長,對成人來說,每隔一個小時就要起身活動活動,遠眺;如果是兒童,時間間隔還應進一步壓縮,年齡越小,時間間隔越短。電腦操作應保持50厘米以上的距離。
工作時別忘了經常練習上下眨眼,或將眼球盡量向左、右、上方看,類似"翻白眼",這樣的機械運動有助于預防干眼病發生。
調整計算機屏幕上的亮度,既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使用計算機時可將屏幕對比度調高,屏幕顏色與文字應該有明顯對比。周圍環境的光線要柔和且充足。
對于干眼較為嚴重的人群來說,可遵醫囑開具人工淚液或是眼藥水,在用眼間隙幫助補充眼睛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