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患者的情緒表現得非常不安與恐懼,患者常常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或將來的某些事情表現的過分擔憂,有時患者也可以無明確目標的擔憂。那種對于焦慮癥患者日常的護理要怎么做呢?
1.保護能力改變容易受傷:與驚恐發作有關
病人在出現急性驚恐發作時,可出現明顯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對自己的保護能力降低。若是年老體弱的病人,或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病等疾患,病人會驚恐萬狀,甚至奔跑高聲呼救,在無人監護下就容易造成病人摔傷、磕傷、骨折或繼發其他軀體疾患。
護理措施
(l)病人嚴重焦慮時,應將其安置在安靜舒適的房間,避免干擾。周圍的設施要簡單安全,最好能有專人看護。
(2)密切觀察軀體情況的變化并記錄。待病人情緒穩定時,應不失時機地為病人做心理護理。以安慰、鎮定病人的情緒。
(3)對伴有軀體疾患者,要向其講明激烈的情緒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讓病人能從主觀上控制情緒反應。注意對生命體征的嚴密監測。
(4)對有嚴重軀體疾患的老年病人,除應嚴密監測外。還要調整飲食結構,加強營養物質的攝入,增加鈣質食物的補充,以防骨折發生。
(5)平時運用良好的護理交流技巧。注意傾聽病人的主訴,允許病人有適量的情緒宣泄。以防惡劣情緒暴發而影響身體健康。
2.活動無耐力表現坐立不安,做事有始無終:與焦慮癥狀有關
由于焦慮和軀體不適,病人煩躁,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安心地去做一件事情,或完成一項簡單的工作。
護理措施
(1)為病人制定可行的活動計劃。但應明確,護士為病人提供的活動內容目的只是一種達到治方案的方法,是評價病人情緒改善的尺度。所以,要求有嚴重焦慮的病人去完成護理所制定的活動內容有時是困難的。
(2)為病人安排的活動內容,原則上要簡單、輕松、有趣味性。要考慮病人的興趣愛好和病人的焦慮程度,不可千篇一律。
(3)幫助病人逐步先完成短期活動目標,再制定下一步的活動內容。
(4)每日評估病人的活動情況。包括活動量和活動持續的時間。對有進步的病人及時給予口頭或物質的獎勵。
(5)使病人能接受活動無耐力的癥狀。告訴病人即使增加少量的活動也可以改善精神狀態和恢復自信,有利于減輕焦慮癥狀。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不能自己料理日常生活,與嚴重焦慮發作有關
因無名的恐懼、緊張等,病人整日憂心仲忡,再加上諸多的軀體不適,病人除關注自身的焦慮體驗外,無暇顧及其他的日常生活料理,包括洗浴、更衣,甚至一日三餐的飲食。
護理措施
(1)評估病人的焦慮程度、發作的時間、發作時有無背景因素等。
(2)按“進食障礙護理常規”護理進食不能自理的病人。觀察并督促病人每日進餐,保證入量及水量。
(3)協助病人洗漱、更衣,做好個人衛生。
4.不合作表現拒絕接受治護理:與絕望感或藥物副反應有關
由于驚恐發作時的失控感和瀕死感,病人自認為活不成了,一切治護理都對他無效了,有時病人伴有因服藥引起的藥物副反應,從而加重了焦慮體驗。病人有時表現出不服從醫囑,拒絕接受打針、服藥和參加各種活動等。
護理措施
(1)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取得病人的信任,堅定治信心。
(2)及時掌握病人藥物副反應的癥狀。協助,幫助病人解除因副反應造成的軀體不適。
(3)耐心說服、解釋必不可少。對頑固拒絕治的病人在勸解無效后要請示遵醫囑進行必要的強迫,以保證治和病人身體健康。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焦慮癥不同癥狀的護理和保健措施,希望對您和您的家人都能夠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神經疾病診斷學》《神經外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