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患者發病后運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也給家人的護理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嚴重的會導致出現四肢癱瘓和呼吸肌麻痹,并可伴高熱的癥狀。所以家屬一定要做好脊髓炎的護理工作,掌握相關的信息。那么,脊髓炎的護理怎么做有利于康復?接下來我們的權威專家會給大家進行詳細的介紹。
脊髓炎的護理怎么做有利于康復?
1、做好基礎護理:大多數脊髓炎病人是四肢癱或截癱,長期臥床易發生三大并發癥。因此做好基礎護理,預防三大并發癥是早期康復訓練的基礎。
2、早期的功能干預:康復應在患者入院后盡早介入,以預防并發癥。預防關節攣縮和褥瘡的發生非常重要,讓患者進行一些主動活動以防止廢用性萎縮,同時給患者一種參與訓練的感覺,而不是簡單的被動接受治療,應早期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教育,積極配合康復訓練。
3、防止關節攣縮:軀干和肢體的正確體位,有助于預防關節攣縮和褥瘡。肩關節應處于外展位,以減少后期發生攣縮和疼痛;腕關節通常用夾板固定于功能位;手指應處于微屈位,每日進行髖膝關節被動伸屈外展內旋活動5~6次,每次5min。給病人雙足穿防旋鞋或使踝關節處于背屈90°,防止踝關節屈曲攣縮。
4、日常生活活動的訓練:具有不同程度軀干和上肢障礙的四肢癱患者,訓練日常生活活動尤為重要,自理活動如吃飯梳洗上肢穿衣,病人在床上進行移動,并逐漸過渡到從床上移動到輪椅上,大多數截癱病人可獨立完成。
5、手功能訓練:四肢癱病人大部分時間應訓練手功能。運用指屈肌縮短來發展功能性的肌鍵固定術抓握,提供給病人健身球或讓病人主動抓握筆來訓練病人抓握和手指屈曲靈活性,對于不能主動伸腕的病人可用夾板來保持該關節活動度,或被動幫助病人伸腕關節。
6、預防肌肉萎縮的訓練:脊髓炎的病人可運用工作肌群完成平時不能做的活動代償喪失功能的肌群,如頸5損傷的患者可用肩外展和外旋通過重力來使肘伸展。選擇性牽拉特定肌群,對脊髓炎病人完成功能性作業是重要的,如牽拉繩肌,使仰臥位直腿抬高接近120°,有利于進行轉移性活動和穿襪褲鞋及膝踝足支具。牽拉胸前肌使肩關節充分后伸,有利于床上運動轉移和輪椅上的作業。牽拉髖和踝屈肌對行走擺動和站立穩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