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脫肛又稱直腸脫垂,是指直腸黏膜或乙狀結腸全部脫出肛門外的疾病,臨床上并不多見。早期直腸前壁內脫垂可引起局部粘膜缺血損傷和孤立性潰瘍,誘發排便困感、便秘、排便時緊迫感和排便不凈。隨著排便困難加重和完全性脫垂的發生,進一步操作括約肌,引起大便失禁、粘液分泌、直腸出血和肛門瘙癢。在生活中要重視脫肛,長期脫肛是有一定危害的。那么,脫肛患者在平時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好的護理方法呢?
脫肛患者在平時應注意哪些呢?
一:患者飲食宜清淡,且易消化,少渣滓,以免排糞次數增多。
二:患者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油、芥末、辣椒等;不宜過食油膩;不宜食用帶魚、螃蟹等發物。
三:有習慣性便秘或排糞不暢的病人,平時要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保持糞便柔軟,排便時不要太用力或蹲廁過久。成人大便時,姿勢宜斜臥,不宜直立,注意調理飲食,避免便秘或腹瀉,以防直腸脫垂。
溫馨提示:肛腸疾病不可小覷,若出現肛腸疾病問題,一定要及時到專業的肛腸醫院做檢查,明確病情,辨證施治,才能早日獲得康復,以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拖延治療只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