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它多見于中老年人。這種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食欲減退、惡心、噯氣、上腹出現持續或間斷性飽脹或鈍痛,少數病人可發生上消化道出血,體質消瘦、貧血等營養不良癥狀。如果患者同時存在胃潰瘍、胃息肉、胃粘膜脫垂等癥,其癥狀往往會加重。
這種病的形成除一些社會因素(如環境、污染、情緒等)外,還與不良飲食習慣、吸煙、飲酒、膽汁返流、免疫力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有關。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應結合胃鏡和病理檢查,以病理診斷為主。據我們觀察,往往上腹部不適患者,經檢查,他們絕大多數或輕或重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對此類患者,既不可草木皆兵,但也不可掉以輕心,應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
此外,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特別是中重度萎縮性胃炎伴有中重度腸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者,胃癌發生率比普通人群高,但與胃癌之間并無必須聯系。因此,對中重度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應定期復查,以防萬一。
總之,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來說,除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個人意識,增強自我保護,這是戰勝疾病的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