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嚴重者需盡早手術治療,目的是為了改善股骨頭血液循環,重建髖關節運動系統功能,為了確保治療效果術后功能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有助盡快消除腫脹,防止軟組織粘連和萎縮。患者的運動鍛煉應在不影響軟組織的情況下進行,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的進行。對于病情較輕的股骨頭壞死患者鍛煉時也要小心,下面就具體了解一下。
1、股骨頭壞死的早期,可以扶拐行走,若雙側股骨頭壞死應扶雙拐行走,可以根據病情制定早、晚行走距離。如果病情允許,身體狀況好,可以騎自行車或三輪車進行髖部功能鍛煉。
2、股骨頭壞死中、后期,髖關節活動受限較嚴重,還應堅持扶拐行走,如果不能扶拐行走時,可以坐輪椅車,進行戶外活動鍛煉關節。
3、股骨頭壞死病人需要臥床休息時,應該進行上肢的功能鍛煉,用拉力器等器械輔助,同時還應該注意活動下肢的膝關節和踝關節,以及健側髖關節。
4、特殊條件允許時,要堅持每天進行戶外活動,“曬太陽”可以在皮膚及機體內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能夠人體對食物中鈣、磷的吸收,減少骨骼中鈣、磷成分的丟失,對維持股骨頭的骨量,促進壞死骨的再生與修復是大有好處的。同時也可以放松心情,減輕思想負擔,調整情緒,使病人處于積極的與疾病抗爭的過程上中。
5、在戶外或戶內活動過程中,最好有家人照顧,防止摔倒,避免造成股骨部的病理骨折,因為股骨頭壞死后髖關節活動受限,骨質廢用性脆弱,所以反應能力下降,因而容易骨折。且骨折又能加速股骨頭的壞死,使功能活動進一步受限。
6、早期肌肉鍛煉在手術后1~3周內即可進行。鍛煉方法是在膝關節靜止的情況下,用力收縮和放松大腿前群的肌肉,主要是股四頭肌。將下肢平放于床上,伸直膝關節,足跟用力下蹬使足背伸,每次持續3~10秒,重復10~20次,每天2~3次。同時,用力使踝關節背伸,做跖屈及伸屈足趾活動。
溫馨提示
股骨頭壞死患者哪怕行走方便也要拄拐。因為雖然拍片顯示股骨頭還未塌陷,但其內部已發生了變化,承受壓力的能力也明顯下降。此時壓力一旦過重,就易造成塌陷,不但會給患者帶來痛苦,也不利于以后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