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在明確診斷后,積極、規范的藥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動脈硬化閉塞癥要注意什么?專家指出,有效護理和正確的下肢鍛煉,對疾病的盡快恢復,也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那么,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在疾病的各個時期,應該如何正確鍛煉,在鍛煉中應該注意什么呢?
一、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最初出現的癥狀主要是下肢發涼、麻木以及間歇性跛行等,此時患者切不可掉以輕心,應當積極地進行治療。此時合理的運動,可以有效促進下肢動脈側枝血管的建立,改善下肢跛行距離。
具體的鍛煉方法為
不做劇烈的運動,可以打太極拳、慢走,每天堅持行走一定的距離,行走時,以走到不能繼續行走,下肢出現乏力或者疼痛為止,待休息緩解后,可繼續行走。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切忌輕信“加大運動鍛煉能幫助恢復”,這是毫無科學根據,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預后有害無益的說法。
二、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下肢發涼、麻木,有人認為可能是腰椎的問題,因此而盲目按摩腰椎以及下肢,這樣做是非常錯誤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盲目按摩,會導致動脈粥樣斑塊脫落,造成急性動脈栓塞的發生,如果急性動脈栓塞治療不當,就有可能導致截肢。因此,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千萬不要盲目地按摩下肢。
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無論是剛剛發現自己患有動脈硬化閉塞癥,還是已經確診的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在積極藥物治療的同時,只要下肢能夠活動,就要盡量活動,包括行走以及患肢運動練習(Buerger運動),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積極促進下肢動脈側支循環的建立,改善下肢供血,從而改善下肢的癥狀,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同時能有效的降低截肢風險。
患肢運動練習(Buerger運動)具體方法是
患者平臥位,患肢抬高45°,維持1~2分鐘。然后慢慢坐起,患肢下垂床邊2~3分鐘,并作足部旋轉、伸屈運動10次。最后將患肢放平休息2分鐘。每次重復練習5回,每日練習數次。
對于動脈硬化閉塞癥要注意什么,您已經了解了一些,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經過積極正確的運動鍛煉,可以有效避免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發展。但是,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外傷,尤其要避免足部外傷,足部因外傷導致的破潰,不僅臨床治療難度很大,也會給患者增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