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療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最主要方法是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也是效果最好的方法。要知道性傳播是肝炎傳播的主要途徑,對于不具有肝炎抗體的人群的患病風險是非常大的。接下來,求醫小編為您解答誘導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情緩解的具體方法。
誘導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情緩解的藥物
1、環磷酰胺
有報道環磷酰胺1~1.5mg/kg聯合皮質激素治療(起始量為ling/kg,逐漸降低劑量)獲得組織學好轉,以后改為維持量,每日2.5~10mg皮質類固醇和50rag環磷酰胺隔日一次。
2、環孢菌素A(CyclosporinA)
少數常規治療失敗的病人改用環孢菌素A治療,可取得誘導病情緩解的效果。多中心臨床觀察證實,環孢菌素A在誘導緩解后,繼續用低劑量強的松與硫唑嘌呤聯合治療可獲得病情持續緩解。環孢菌素A治療一般副反應較小,病人能很好的耐受。
3、麥考酚(mycophenolatemofetil)
是一種新免疫抑制劑,用于器官移植,MMF通過抑制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降低淋巴細胞的增殖,可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4、他克莫司(tacrolimus)
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活性,曾在少數病人臨床試用,3mg/kg,每日2次。
5、類固醇一布德松(budesonide)
是第2代糖皮質類固醇藥物,口服可在肝臟發揮90%首過效應。全身副反應較低,初步臨床試用證實具有降低ALT的效果,但對本病的治療結果令人失望。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常規藥物治療
皮質激素是初始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療的首選用藥?,F常用潑尼松或潑尼松龍單一治療,或與硫唑嘌呤聯合治療,常規的治療可以使60%~80%的病人病情緩解,在一些病例中纖維化也可以逆轉,而且接受治療的肝硬化患者的10年生存率超過90%,因此對于活動性肝硬化患者接受皮質激素治療是很必要的。
一般對于肝活檢提示中至重度炎癥伴或不伴纖維化和肝硬化的患者應每日20~30rag的潑尼松或潑尼松龍,也可用至更大劑量40~60mg,兒童每日用量為1~2mg/kg。
硫唑嘌呤為l~2mg/kg。4~8周后如果轉氨酶水平降至正??砷_始減少潑尼松的劑量。在監測轉氨酶、總膽紅素和7球蛋白水平的情況下,以4~8周為間隔遞減,至維持劑量5~lOmg/d。
硫唑嘌呤的劑量不變,治療總共周期持續2年,如出現復發可再開始一療程治療。常用的指導原則是在轉氨酶水平降至正常至少1年、活檢顯示輕微或無炎癥時才能考慮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