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導管擴張癥的病發年齡不同,少者則為20歲左右的青年女性朋友,常以乳暈旁膿腫或乳暈旁瘺管而診治,作者亦看到過72歲的病人,也是乳暈旁瘺管,自50歲第1次發作后,頻繁復發數十次直到72歲,病程長達22年。作者在1988年時曾統計過123例乳導管病例,其中經鉬靶X線乳導管造影證明為乳導管擴張癥者42例。這42例,臨床上均以乳頭溢液為主癥。其年齡分布為21~30歲例,31~40歲9例,41~50歲18例,51歲之上9例。其中以41~50歲這一組人數最多,由此可以看出乳頭溢液以中老年者居多。乳暈旁瘺管44例,其中年齡在20歲之下者7例,21~30歲者31例,31~40歲者6例,41歲之上者未發現。乳暈旁膿腫11例,20歲之下者2例,21~30歲者9例,31歲之上者無發現,從這一組病例看,青壯年好發乳暈旁膿腫但在日后的病例中31~40歲這一組仍屬好發年齡。乳暈下腫物11例,漿細胞性乳腺炎15例。
專家介紹,乳腺導管擴張癥的自然病程長短不等,有些僅有幾天或幾周,有些則可長達好幾年、幾十年。可以單側單發,亦有兩側一同發病,或單側發病以后,經過若干時間后另一也病發,也有單側先后多處病發者。
乳腺導管擴張癥的初期是沒有異常的,但其中部分人變得有癥狀時,則在臨床上常以乳頭溢液、乳暈下腫物、乳暈旁膿腫、乳暈旁瘺管及其漿細胞性乳腺炎等形式出現。乳腺導管擴張癥多見的癥狀為乳頭溢液。溢液的顏色可以是黃色的或棕綠色的,最后可成為血性的。溢液性質可以是水樣的,或漿液性的,或乳酪狀的。溢液是自發的,經常間斷出現,并可持續特別長時間。溢液量有多有少。對溢液作細胞學檢查,常看得出雜亂無章的細胞碎片、泡沫細胞、噬脂細胞、組織細胞、巨細胞、中性白細胞及腺上皮細胞等。
當病情惡化時,擴張的乳導管壁伴有炎性反應和淋巴增殖,因為纖維化而變得增厚,使得乳導管變短而引發乳頭回縮,最早的乳頭改變是性凹陷,乳頭呈水平的唇樣變,漸漸可進展為不完全性凹陷和完全性凹陷。亦有因原本的先天性乳頭凹陷引發導管排放不暢,最終造成乳導管擴張者。倘若乳暈部出現水腫,就可看見假性橘皮樣變。
當導管擴大更進一步進展時,或在導管內容物的分解產物的刺激下,或在外傷(包括手術、撞擊)后,不斷萎縮的乳導管上皮連續發生破裂,管內分泌物質經過導管壁,引發導管周圍組織的炎癥,形成了乳暈下或乳暈周圍的腫物,漢炎癥向周擴散時,則腫物快速擴張,這個進程很快,常可以在2~3天內腫物占據絕大部分乳房,因為腫物的快速變大、僵硬、緣不清與周圍組織有粘連,局部皮膚有橘皮樣變,乳頭回縮,腋下淋巴結腫大,此時常被誤診為乳腺惡性腫瘤。細胞學檢查或病理切可看見大量的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所以又叫漿細胞性乳腺炎。有時候還可看見肉芽腫組織及狼罕氏巨細胞。當膿腫形成時,乳房局部可表現出不太卓著的皮膚發紅、發燒、脹痛,全身病狀可見低熱、倦怠、頭暈或頭痛等,膿腫破潰后或形成瘺管,或暫時痊愈,之后頻繁復發,并常于單側病發后,另一也出現同樣病變。有人把此期病變稱為“乳暈導管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