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營養不良是一種免疫系統紊亂引起的疾病,小兒發病比較多,如果不及時冶療肌營養不良癥,會導致患者癱瘓。中醫認為肌營養不良屬“痿證”范疇,病機為正虛為本,脾腎肝虧、氣血不足。
扶正以健脾益腎為要,貴在辯證精當,療程要長,緩緩圖功,以時間來換取療效。早期治療應以健脾益氣為主,中期重在補脾益腎,后期滋養肝腎,養陰益氣為要。眼肌型多治以健脾益氣升提,全身型貴在脾腎雙補,肌無力危象則應回陽救逆定喘。
祖國醫學認為肌營養不良癥以骨骼肌的無力,萎縮為其主要特征,同時具有起病隱匿,病情呈進行性緩慢發展的特點,應當歸屬于祖國醫學痿證范疇:痿證當分虛實。虛痿者,內傷諸損不足,病程長久治不愈,肌肉瘦萎縮無力,肌營養不良癥以虛痿的表現為多。而實痿一般起病較急,病情較短,不超過三個月,往往還伴有萎軟肢體疼痛、拘攣、麻木等癥狀。兩者鑒別,肌營養不良癥應當歸屬于虛痿。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藏元陰元陽。精者,生之本也;元氣者,亦人身之本也。肌營養不良癥既為遺傳生疾病,應當與中醫的腎關系密切,此乃先天稟賦不足,精虧血少不能營養肌肉筋骨,而在后天發育的過程中,逐漸出現肌肉無力萎縮。
治療肌營養不良癥的方法還有很多,患者在生活中除了配合醫生的治療以外,肌營養不良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要堅持體育鍛練,進行自我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