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人們會發現有顆牙齒松動了一段時間,導致經常性牙痛,將這顆“不安分”的牙齒拔掉以后。本以為牙痛史就此告別,不料疼痛非但沒有減輕,反而頸部開始腫大,疼痛加劇,說話、飲食困難。這才到醫院經過活檢,才發現已變成了牙齦癌。牙齦癌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癌癥,它對日常生活會造成很大影響。臨床上治療牙齦癌的方法有很多,患者要根據病情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一、牙齦癌的四種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是當前最有效的根治性治療方法,對口腔頜面部的任何部位癌瘤均可獲得很好的效果,常同時施行患側頸淋巴清掃術。
2、化學治療:對牙齦癌雖有一定效果,但單用效果不佳,應作為綜合治療手段之一,在手術前后使用,提高治療效果,也可作為晚期癌腫的一種姑息性治療手段,對減輕癌性疼痛,延長生存期有一定效果。
3、免疫療法:作為綜合治療手段之一已被證實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可在手術治療前后配合應用。
4、放射治療:可作為綜合治療方法在術前和術后應用,可有效提高術后5年生存率。
5、轉移灶的處理:下牙齦癌的頸淋巴結轉移率在35%左右。臨床上早期的上頜牙齦癌淋巴結屬NO者可以嚴密觀察,一旦發生轉移,即應行治療性頸淋巴清掃術。
6、原發灶的處理:即使是早期的牙齦癌,原則上均應行牙槽突切除,而不僅僅是牙齦切除術。較晚期的應作骨或上頜骨次全切除術。牙齦癌以侵入上頜竇者,應行全上頜骨切除術。
二、治愈標準
1、治愈:治療后,原發瘤及轉移源已徹底切除或消失,創面已基本修復。
2、好轉:治療后,腫瘤縮小,癥狀減輕。
3、未愈:治療后,腫瘤無縮小,癥狀無改善。
專家建議:
手術前后感染嚴重或術創大,修復方式復雜者可根據臨床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化學藥物治療可于術前或術后配合應用,因其副作用較為嚴重,應在醫師指導下對血象等嚴密觀察下應用。另外,雖然臨床上對于治療牙齦癌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每種治療方法對患者都有效。所以患者要根據疾病的相關癥狀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這樣才是有助于病情的早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