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高血壓是以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血管疾患。病因尚未十分明確,但從發病率來看,與年齡有關。我國資料<20歲者,發病率為3.11%;20~29歲為3.91%;30~39歲為4.95%;40歲以后明顯上升。因此,牛皮育齡婦女中,原發性高血壓較少見。
在妊娠20周前反復測量血壓在18.7/12kPa(140/90mmHg)以上,或在妊娠前即確診患有高血壓,稱為妊娠合并原發性高血壓。約59%患者有家族史。
妊娠合并原發性高血壓而血壓于孕中期下降者,或血壓低于21.2/13.3kPa(160/100mmHg)者,胎兒成活率高;若血壓高于21.2/13.3kPa(160/100mmHg),胎兒死亡率明顯上升。患有原發性高血壓的孕婦中,約有10%~20%在孕后期并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基礎血壓>24/14.6kPa(180/110mmHg),胎兒死亡率達23%;如又附加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則胎兒死亡率高達41.3%。妊娠高血壓征出現越早,胎兒預越差,于32孕周前即并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者,75%胎死宮內。此外,在原發性高血壓基礎上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者,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率為2%,較單純并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者高。
上述就是妊娠合并原發性高血壓的知識講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