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認為治療月經不調應先明確病癥原因,即可對癥施治。中醫(yī)把月經不調分為血虛型、血寒型、虛寒型、氣滯型四大類型,在月經的不同階段,人的氣血表象也不同,治療重點和用藥原則也不一樣,因此調經藥的服用時間是療效的關鍵,中藥治療主要以養(yǎng)血、和血、調經為原則,達到經血通暢下行的目的,此外還要根據患者寒熱、虛實的不同體質進行辨證論治。
中醫(yī)治療月經不調,重在調和氣血,疏肝理氣。中醫(yī)理論認為,經血為血所化。如果血液得到溫煦,就能就暢自如;血液遇寒就盒讓氣血運行受到阻礙,發(fā)生月經驟止、痛經、閉經;血液感受熱邪就會肆行無忌,產生產生月經量多、月經提前等癥。所以,調經重在調和氣血,讓氣血運行順。
中醫(yī)辨證治療青春期月經不調
腎乃先天之本,以藏精氣,主骨生髓,髓通于腦,為人體生長發(fā)育和生殖之本,腦為髓海,髓??仗?,腎精不足可出現生殖功能不全或衰退而致沖任失調,月經紊亂;腎氣虛而致月經失調者,多因素體腎氣虛弱,沖任難固。人體的生長發(fā)育依賴腎的陰平陽秘,不可偏盛偏衰。醫(yī)者云:“經者常候也,謂候其一身之陰陽衍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過不及,皆為不調,陰太過則先期而至,陰不及則后期而來,其有乍多乍少,斷絕不行,崩漏不止,皆陰陽盛衰所致?!?/p>
腎精氣未充者,多初潮月經退后而至,色淡量可,腰部酸軟無力,治以補腎為先,當以金匱腎氣丸加減作湯劑服用;陰虛者多見月經先期而至,色紅量多,五心煩熱,舌紅脈細數,治以養(yǎng)陰滋血為先,立方左歸飲或兩地湯合二至丸之類;出血量多不止者用四物湯加養(yǎng)血益氣止血之品,常用方如《傅青主女科》加減四物湯,有固腎止血之妙。
中醫(yī)辨證治療月經先期型月經不調
1、氣虛不攝型?;颊咴陆浵绕冢陆浟慷嗌|清稀,伴有心悸氣短,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脈細弱無力。治宜補氣攝血,方用歸脾湯、補中益氣湯等。
2、陽盛血熱型?;颊咴陆浵绕?,月經量多,色鮮紅或紫紅,伴有面赤,煩躁易怒,口渴,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涼血,方用清經散、丹梔逍遙散等。
3、腎虛不固型。患者月經先期,月經量或多或少,色暗淡,質稀薄,伴有腰脊酸痛,腿腳無力,舌淡,脈細弱。治宜補腎固沖,方用龜鹿補沖湯等。
4、陰虛血熱型?;颊咴陆浵绕冢陆浟坎欢?,甚至減少,色鮮紅質稠,伴有面潮紅,手足心熱,盜汗,心煩失眠,口干,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治宜滋陰清熱涼血,方用兩地湯、清化飲等。
溫馨提示:大部分的婦科病都與月經不調有著直接或間接關系,所以調順月經很多婦科病就可不治而愈,因此各位患者在平時在注重治療,此外還要盡量多吃一些起調理及活血類的食物,如蘑菇、蘿卜及各種蔬菜等。大豆類食品不可吃太多,另外富含雌激素的保健品也要少用。
【參考文獻:《中醫(yī)防治月經病百家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