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靜脈周圍炎患者在眼底急性出血時,應休息少活動。臥床時宜高枕。服用鈣劑,維生素C,路丁及安絡血等藥物。由于本病有復發傾向,激素應用可有暫時抑制病變反應,對整個病程沒有效果。詳查全身如有病灶立即治療。對結核患者作抗結核治療。對舊結核菌素(OT)高度敏感者,可謹慎地用OT脫敏治療。
視網膜靜脈周圍炎的治療方法
1、吸氧
吸入95%氧和5%二氧化碳混合氣體,可增加脈絡膜毛細血管血液的氧含量,從而緩解視網膜缺氧狀態并可擴張血管白天每小時吸氧1次,每次10分鐘;晚上每4小時1次。
2、纖溶制劑
對疑有血栓形成或纖維蛋白原增高的患者可應用纖溶制劑。靜脈滴注或緩慢推注尿激酶;或用去纖酶靜脈點滴。治療過程中應注意檢查血纖維蛋白原,降至200mg%以下者應停藥。
3、血管擴張藥
急診時應立即吸入亞硝酸異戊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球后注射妥拉唑林,每天或隔天1次靜脈滴注罌粟堿。也可口服菸酸,3次/天。
4、降低眼壓使動脈灌注阻力減小
可采取按摩眼球,至少1分鐘,使眼壓下降,或作前房穿刺,也可口服或靜脈注射乙酰唑胺等。
5、其他
可口服阿司匹林、雙嘧達莫等血小板抑制藥和活血化瘀中藥。
視網膜靜脈周圍炎患者視力預后取決于黃斑部是否受損害,及牽引性視網膜脫離是否發生。玻璃體積血多,或反復復發者,一般預后較差。但只要黃斑部未受損害,在積血吸收及病變靜脈期間,視力可恢復至原有水平或接近原有水平。反之,黃斑部被累及者,則即使出血甚少,或僅第一次發病,視力即有不可逆性損害。玻璃體大量積血,特別是反復發作后的玻璃體積血,常不易消失,終于機化而形成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或結締組織收縮,引起牽引性視網膜脫離,預后不良。
溫馨提示
中醫中藥亦可應用視網膜靜脈周圍炎的治療。在急性出血階段,宜以清熱涼血為主要治則,如槐花、藕節、旱蓮草、女貞子、山梔、連翹等。在出血穩定后可適當加用活血化瘀類藥物,如桃紅四物湯。在慢性恢復期可選用昆布、海藻、決明子等助其玻璃體混濁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