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行為是強迫癥的主要類型,幾乎所有的人都經歷過強迫現象,如不斷地檢查房門鑰匙是否帶齊,或是自己的穿衣、脫衣要遵循一定的順序,幾乎每個人都可能會有輕度的強迫現象,如果癥狀輕微,持續時間短暫,不會引起情緒大幅度波動的話是一種正常表現。
有的病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對稱,要遵循固定不變的儀式順序,比如,出門時一定要左腳先邁出家門,回家后脫下的鞋一定要頭朝東;或者常重復向前走兩步向后退一步;或者上床睡覺前,按規定的次序脫衣服,然后繞床走一圈,不這樣做就會心中不安。雖然明知這樣做很可笑,而且沒必要,但不做卻很難受,焦慮不安。但做了之后雖然緊張焦慮消除了,卻浪費了大量寶貴時間。
據觀察,在強迫癥中,強迫性意念者遠多于強迫行為,前者約見于75%的病例,后者僅見于25%的病例。而在強迫性意念中尤以強迫性聯想(或稱強迫性思慮)最多,其次是強迫性窮思極慮。在強迫性行為中則以強迫性儀式動作為最多,其次為強迫性洗手。一個人也可能表現出兩種以上的強迫癥狀,但據資料顯示,其比例僅約占15%左右,而且其中還必有一種癥狀為主要的。如斌前后就表現出強迫檢查和強迫回憶兩種癥狀。
強迫行為是指按某種規則或刻板程序做出重復的動作或活動,主要包括強迫洗滌、強迫檢查、強迫定式動作等。
1、強迫洗滌
突出的表現是強迫洗手,患者不停地洗手,有時一天洗20多遍。尤其當患者的手或身體接觸陌生人或陌生人用過后的東西時,便不能控制地去一遍一遍洗手、洗滌全身。
2、強迫檢查
強迫檢查與強迫洗滌相似,患者不能控制地反復檢查自己剛做過的事情,有些強迫癥患者會
重復檢查數次乃至數百次,以證實房門是否已被鎖上,作業是否正確,爐子是否已熄滅。這些強迫動作大部分都是由強迫懷疑引起的。
3、強迫式動作
強迫性動作是指患者在做某一行為時必須按照一套固定的先后次序,并重復做這一系列動作。如果出錯或中間被打斷,又要重新開始,直到患者滿意為止。強迫計數,患者會不可克制地對某一樣事物或事情進行計數,強迫數路邊的樹、數路燈或數步子。有的患者在走路時,一定要把路上的石子踢到邊上或水溝里,如果有沒踢到的,就覺得很不舒服,一定要轉回去清除干凈,而且幾乎每次走路都這樣。由于這些儀式化行為,患者的行動往往是緩慢的。在極少見的情況下,儀式化相對不明顯,而行動的緩慢卻很突出。刷牙也許要1個小時,吃飯也許要2個小時,從床邊走到房門口也許要半個小時,在廁所或浴室里一待也許就待上好幾個小時。
溫馨提示:葡萄柚不但有濃郁的香味,更能凈化繁雜思緒,也可以提神醒腦,加強自信心,其所含的高量維生素C,不僅可以維持紅血球的濃度,使身體有抵抗力,而且維生素C也可以抗壓。
【參考文獻:《走出強迫癥》《強迫癥心理疏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