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鞘瘤,是常見顱內腫瘤之一。聽神經鞘瘤好發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歲,無明顯性別差異。聽神經鞘瘤治療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
外科手術治療
大多數聽神經鞘瘤的的手術,可以用下列三種術式之一:
1、顱中窩入路;
2、枕下入路;
3、迷路入路。
但聽神經鞘瘤患者術前仍有有效聽力時,多使用保留聽力的術式。進行枕下入路手術能最大限度保留聽力,并且手術入路的選擇已由單一的單側枕下乙狀竇后入路演變為乙狀竇后經內耳道入路(Retrosigmoid transmeatal)。如果患者術前聽力已經喪失,那么無論腫瘤大小,迷路入路將是最直接切除腫瘤的術式。
術中的面神經監護對最大限度的保存面神經功能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目前NIH調查中心推薦的手術標準方式。至于保存聽力的方法,目前已經有多種檢測技術被報道,ABR和耳蝸電圖就是最基本的方法。當手術結束時,監測波形完整,特別是I波和V波完整,聽力保留的可能性很大。當然,也有少數意外情況被報道。
顱中窩入路由于術中缺少明顯標志,以及術野受限,因此是一種技術難度較大的術式。這種術式適用于較小的聽神經瘤,其腫瘤進入小腦橋腦角的部分必須小于 5mm,由于這種術式是保存聽力的,因此要求患者術前就有較好的聽力。目前推薦的標準為:語言接受的閾值大于30分貝,言語分辨能力大于70%。但患者術前聽力較差時,應選擇迷路進路。這種術式52%病人保留聽力,68%的病人仍會保留有用的聽力。95%的患者面神經功能在House-BrackmanI 級和II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