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盂腎炎危害性較大,因此我們要及時的采取治療措施,急性腎盂腎炎是指腎盂粘膜及腎實質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大腸桿菌的感染,另外還有變形桿菌、葡萄球菌、糞鏈球菌及綠膿桿菌等引起。要想控制住病情的發展,首先要控制感染,穩住病情,對癥治療。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急性腎盂腎炎的治療過程。
1、控制感染
及時選用適當的抗生素,不要等待尿培養結果和藥敏試驗回報,以免貽誤病情。一般首選對革蘭氏染色陰性桿菌敏感的抗生素,因為80%的腎盂腎炎是由此類細菌引起。或以尿沉渣涂片,革蘭氏染色后選擇抗生素。以抗生素的抗菌譜較寬的為好。且所選用的藥物在血中、尿中都有較高濃度,腎毒性低。用藥72小時無效時 (癥狀不減輕或尿檢無好轉)方換其他抗生素,不宜頻繁換藥。
要用夠療程,一般為10—14天,或癥狀緩解后繼用藥3—5天。停藥后宜隨訪觀察,每周復查一次尿常規及尿細菌培養,6周后無膿尿及茵尿方可認為痊愈。如果療程短,治療不徹底,或停藥后不復查,有可能復發或轉為慢性,故用藥足療程和隨訪非常重要。
2、卻除易惑因素
如用抗生素正規治療癥狀得不到改善,膿尿或菌尿不消失,應積極尋找并治療誘發腎盂腎炎的因素——易感因素。如解決尿路梗阻,治療慢性病,糾正代謝紊亂(代謝紊亂【譯】:是身體的一種狀態,是機體對物質的消化、吸收、排泄出現病理性,不協調的供需不平衡的狀態。)等。
3、對癥處理
臥床休息和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有助于機體恢復,重要的是給予足夠的水分沖洗尿路,鼓勵多飲水以保持足夠的尿量。對尿急、尿頻、尿痛癥狀明顯者,可給予顛茄、阿托品等解疼劑或采取針刺療法(取足三里、關元、中極或三陰交等穴),以緩解尿痛及排尿困難。服碳酸氫鈉堿化尿液,也有助于緩解尿痛等尿路不適。
腎盂腎炎患者治療效果不佳或反復發作的,應做靜脈腎盂造影等有關檢查,清楚患者有無尿路梗阻、膀胱輸尿管返流等尿路異常情況。然后,還應注意有無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急性腎盂腎炎經首次治療后癥狀消失,應于停藥后3-2天、第2周、第6周進行復查,以后也應定期復查。
復查時,可先查尿常規,如尿沉渣檢查異常則應作尿紉菌培養。如果追蹤期間尿菌落數大于或等于lP/毫升則需繼續治療。
急性腎盂腎炎早期徹底治療非常關鍵,否則后期反復復發,轉變為慢性腎炎,對腎功能損傷較大,治愈難度也較大。另外,專家提醒,急性腎盂腎炎雖不是一種難治性疑難疾病,但少數治療不愈可很快轉為慢性腎臟疾病,腎功能一旦損傷,取得徹底逆轉的難度很大,隨病情進展發展為腎功能衰竭直至尿毒癥!
溫馨提示:反復發作的腎盂腎炎婦女,應每晚服一個劑量的抗菌藥預防,可任選復方新諾明、呋喃旦啶、阿莫西林或頭孢拉啶等藥物中一種,如無不良反應,可用至1年以上。如發病與房事有關,于性生活后宜立即排尿,并服一個劑量的抗生素,也可減少腎盂腎炎的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