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盂腎炎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我們經常遇到被該疾病困擾的患者,該疾病危害性較大,因此我們有必要及時的采取治療措施。臨床上對于急性腎盂腎炎的治療經歷了從長療程到短療程、再到長療程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目前常用的急性腎盂腎炎治療方法介紹。
1.一般治療
急性腎盂腎炎伴有發熱、顯著的尿路刺激癥狀或有血尿的急性腎盂腎炎患者應臥床休息,體溫恢復正常,癥狀明顯減輕后即可起床活動。一般休息7~10天,癥狀完全消失后可恢復工作。發熱(發熱【譯】:由于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全身癥狀明顯者,根據病人全身情況給以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無明顯癥狀后改為普通日常飲食。高熱、消化道癥狀明顯者可靜脈補液。每天飲水量應充分,多飲水,多排尿。使尿路沖洗,促使細菌及炎性分泌物的排出,并降低腎髓質及乳頭部的高滲性,不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
診斷明確的腎盂腎炎,針對高熱、頭痛、腰痛給予退熱劑、鎮痛藥口服,尿路刺激癥狀明顯時可用溴丙胺太林(普魯本辛)、山莨菪堿等抗膽堿能藥物,排尿痛時可使用碳酸氫鈉、枸櫞酸鈉等堿性藥物口服。
2.抗菌藥物治療
急性腎盂腎炎大多起病急且病情重。應根據病人癥狀體征的嚴重程度決定治療方案。在采尿標本作細菌定量培養及藥敏報告獲得之前,要憑醫生的經驗決定治療方案。鑒于腎盂腎炎多由革蘭陰性菌引起,故一般首選革蘭陰性桿菌有效的抗生素,但應兼顧治療革蘭陽性菌感染。
(1)輕度和中等度嚴重的腎盂腎炎:因引起急性腎盂腎炎主要細菌是革蘭陰性菌,以大腸埃希桿菌為主,因此初發的急性腎盂腎炎可選用口服有效抗菌藥2周。常用抗菌藥為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復方磺胺甲基異惡唑)、新喹諾酮類、阿莫西林(羥氨芐西林)等。中山醫科大學采用口服磺胺甲噁唑(SMZ) 1.0g、甲氧芐啶(TMP) 0.2g、碳酸氫鈉1.0g,2次/d,14天為1個療程,即所謂STS療法,效果良好。如果磺胺過敏可采用阿莫西林0.5g,4次/d,或諾氟沙星0.4g,2次/d,口服,療程均為14天。近年來,新喹諾酮類效果良好,一般2~3天即顯效,不需按藥敏結果更換藥物。如無好轉應參考藥敏試驗更換抗生素。在14天療程后,通常尿菌的陰轉率可達90%左右。如尿菌仍陽性,應選強有力的抗生素聯合使用治療4~6周。
(2)臨床癥狀嚴重的腎盂腎炎:宜采用肌內或靜脈給予抗菌藥物。宜用氨芐西林6~8g/d,或頭孢噻肟(cefataxime)6g/d,靜脈滴注。必要時二藥聯合應用。氨基甙類抗生素腎毒性大,應慎用,對原有慢性腎臟病或老年人應盡量避免使用。經過上述治療后,如病情好轉可于退熱后繼續用藥3天再改口服抗生素,以完成2周療程。如未能顯效,應按藥敏結果更換抗生素。有復雜因素的腎盂腎炎病人,其致病菌多有耐藥性,有時在治療上會很困難。
溫馨提示:腎功能正常的腎盂腎炎飲食應多飲水,以增加尿量,促進細菌、毒素及炎癥分泌物排出。忌食溫補藥品,溫補之品易助長濕熱,加重本病。腎盂腎炎飲食忌食辛辣油膩食品,重油炒菜等,以免內生濕熱,誘發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