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炎又稱遺傳過敏性濕疹或特應性皮炎,是具有遺傳史、血IgE高及可伴有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的慢性復發性、瘙癢性、炎癥性皮膚病。那么,臨床上異位性皮炎的鑒別診斷要點都有哪些呢?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異位性皮炎的鑒別診斷要點
1、濕疹
皮損呈多形性,無一定好發部位,本人和家族中無哮喘及過敏性鼻炎史。
2、神經性皮炎
皮損好發頸后或四肢伸側,邊緣清楚,范圍局限呈典型苔蘚樣改變,多見于成年人。
3、嬰兒脂溢性皮炎
見于嬰兒出生不久,頭皮被覆有灰黃色或棕黃色油膩狀鱗屑、有時累及眉區、鼻唇溝及耳后等處,瘙癢較輕。
異位性皮炎的常見診斷要點
1、病人或其家族中常有蕁麻疹(蕁麻疹【譯】: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喘哮、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病史。
2、常于出生1—2個月發病,可自然緩解,但常復發。隨年齡增長,皮損常由滲出性濕疹向慢性苔蘚樣轉變。嬰兒期皮損常好發面部。兒童期皮損多發于四肢伸側、手肘及肘彎等處。至成年期皮損類似神經性皮炎,突出表現為苔蘚樣改變。
3、常伴有輕度魚鱗病樣改變,皮干燥,掌紋粗重、面包蒼白,眼周有黑褐色暈。
4、瘙癢明顯,病程慢性,反復發作。
5、實驗室檢查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血清1gE升高,對多種過敏原皮內試驗(1型)陽性,皮膚有白色劃痕征,對乙酰膽堿皮內注射呈遲緩蒼白反應,組膠皮試反應減弱。
溫馨提示
異位性濕疹患者要及時作過敏原檢查,對哪些過敏源產生不良反應,盡量避免,如果不檢查盲目禁食是不可取的,不但不會治愈,而且還會加重病情,正常情況下異位性濕疹患者大約有一多半人通過日常護理和治療結合可完全治愈,有的則變為慢性,需要長期治療。
【參考文獻:《皮膚病病理與臨床》《皮膚病性病》《皮膚病性病診療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