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積水作為現在生活中發病率比較高的疾病來說,一直讓患者十分頭疼。屬中醫學“腰痛”范疇,以腰腹脹痛為主癥,在臨床上通常是運用中醫進行辨證論治。但是,如果配合適當西醫治療的話,療效會更好一些。下文為您介紹中西醫結合有效治療腎積水。
西醫如何治療腎積水
1、保守治療
腎積水較輕,病情進展緩慢,腎功能已達平衡和穩定狀態可觀察,但應定期檢查了解積水進展情況。可自行解除的梗阻,如孕婦生理性腎積水。
2、局部處理
腎積水怎么治療,對于梗阻部位的病變可用局部處理解決者,如粘連分離,纖維索帶切斷,血管移位再吻合,結石摘除等。對于局部壓迫過長已造成輸尿管局部發育嚴重受損時,應將此段輸尿管切除再吻合。對于梗阻已造成腎臟嚴重積水時,需先作造瘺引流。
3、手術治療
腎積水進行性加重,臨床癥狀明顯,腎功能不斷下降,梗阻病因明確,有并發癥存在,應手術治療。解除造成腎積水的梗阻性疾病,如結石應去除;解除纖維索帶或迷走血管的壓迫;前列腺增生可行電切或摘除等。嚴重的腎積水致患側腎功能全部喪失或有嚴重感染積膿,但對側腎功能良好,可行患腎切除術。
中醫如何治療腎積水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脾 腎虧虛,水濕不運;或因砂石梗阻,影響水行;或濕熱灼陰,氣化不利,水道不暢。另外,水液積聚的部位不同會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但其產生的原因是陽氣不足不 能溫化水液所致,水液停聚使陽虛氣損,而陽虛氣損則不能溫化水飲。治療本病應采用以下方法:溫陽利水,益氣健脾,補腎陽。
臨床因尿路結石、尿道炎癥以及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引起的腎積水,中藥治療,以補腎健脾、滲濕利尿、活血化瘀為主要治療大法,
基礎方如下:生(或熟)地黃30克,山茱萸10克,山藥30克,澤瀉10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車前子10克(包煎),牛膝10克,益母草30克, 白茅根30克,赤芍10克,生甘草6克。炎癥明顯者,可酌加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紅藤30克。下焦濕熱重者,可加 黃柏10克,知母10克,桅子10克。
因結石引起者,可加金錢草30克,海金沙10 克,雞內金10克。前列腺肥大者,宜加夏枯草30克,僵蠶10克,海藻10克,三棱10克,浙貝母10克。腎陽虛者,可加肉桂10克,附片10克,淫羊藿 15克。腎陰虛宜加玄參10克,枸杞子18克,女貞子10克。此外,細木通、滑石、瞿麥、冬葵子、石韋、大黃、丹參、牡丹皮、地龍等也常隨癥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