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癥的診斷依據有哪些?多發性硬化癥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青、中年患者多見。患者可能出現視力受損、肢體無力、平衡失調、行動不便、麻木、感覺異常、口齒不清、眩暈、大小便機能失調等癥狀,癥狀因人而異,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這所有的癥狀都有可能減輕或者消失,但消失后還可能再重新發作。上述所有的癥狀都大大加大了多發性硬化癥的診斷難度,那么到底多發性硬化癥的診斷依據有哪些呢?
多發性硬化癥的診斷依據有哪些
(1) 臨床證據
系指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及體征,可有客觀證據,也可無客觀證據。可以完全是患者的主觀感覺或在病史中提供的,也可為經醫生檢查發現的陽性體征。神經系統檢查提供的客觀體征可提示中樞神經系統存在一個或以上的受損部位(大腦、腦 、小腦、視神經、脊髓)。
(2) 病變的亞臨床證據
是指通過各種檢查發現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這些檢查包括腦 聽覺誘發電位、視覺誘發電位、體感誘發電位、影像學檢查及免疫學檢查等。
(3) 多發性硬化的典型癥狀
為中樞神經系統白質受損的癥狀和體征,不累及灰質和周圍神經(除非是髓內部分引起者)。頭痛、驚厥、抑郁或意識障礙對多發性硬化的診斷無特殊意義。
(4)發作次數判定(時間)
2次發作間隔必需是1個月以上,每次發作歷時必須超過24小時。
(5)病灶多發性判定(空間)
癥狀和體征不能用單一的病灶解釋。如同時發生雙側視神經炎或兩眼在15天內先后受累,應視為單一病灶。只有中樞神經系統明確存在不同部位(大腦、腦 、小腦、視神經、脊髓)的損害,才能認為是兩個以上的病灶。
通過上述講解,為那些飽受困擾的患者朋友及家屬們指明了多發性硬化癥的診斷依據有哪些,可以在就診前做到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