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癌發病僅次于舌癌居第二位或第三位。牙齦癌在唇癌、口腔癌中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趨勢,早期腫瘤侵犯牙槽突及頜骨,出現牙齒松動、移位,甚至脫落,局部伴有疼痛。應強調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并以綜合治療為主,并且一定要做好預防,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定期到正規醫院口腔科檢查,及時消除一些不良的慢性刺激因素,如蛀牙等。改變飯后不漱口的習慣,減少有害物質接觸。做好預防。
九招幫你預防牙齦癌
1、漱口:如果菜屑陷入牙縫,含一口水(溫度近似體溫),用力漱口。無效,可使用牙線剔除,但切勿傷及牙齦。
2、按摩手:取一冰塊壓在拇指與食指骨頭相連的“V”字地帶5~7分鐘。加拿大研究員發現,此法能干擾牙痛神經的沖動傳導。
3、善待受傷牙齒:假使牙痛是由于牙齒被外力撞擊,則就餐時盡量不要碰那部位。如果牙齒傷勢較輕,徹底讓它休息一陣,就可恢復咀嚼功能。
4、冰敷:就像治療瘀傷一樣,冰敷最靠近牙痛部位的臉頰。每次敷15分鐘,一天至少3~4次。
5、勿張嘴:冷空氣接觸到不健康的牙齒會感覺牙痛,所以每次說話的時候控制嘴形,唱卡拉ok時遇高聲部寧可跑調,也別張大嘴。
6、服阿司匹林:牙痛時把阿司匹林直接放在疼痛的牙齦上是很不好的治療方法。如果想達到止痛效果,應每4~6小時服1片阿司匹林。
7、避免熱療:熱敷或許能緩解牙痛,但假使牙齒發生感染,熱敷將使感染擴散到其他部位。
8、茶葉防齲:在我國,用茶葉防齲有很久的歷史。宋代蘇軾在《東坡集》中記載了用茶水漱口及飲茶防齲的實踐過程。近代以來,我國對茶葉防齲的研究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9、及時處理蛀牙:現代很多年輕人都有蛀牙,但沒幾個人知道,很多時候誘發舌癌的竟是一顆小小蛀牙的牙根。專家提醒,千萬不要對口腔內的蛀牙掉以輕心,哪怕是一顆蛀牙也應該到醫院做相應處理,要不將其拔除,要不就通過填磨的方法使其變得光滑,避免對舌頭產生不良的刺激。
很多病員在得知患了口腔癌后,常認為是不治之癥而不積極進行治療,或存在僥幸心理,寄希望于一些偏方驗方進行治療,以致延誤病情,失去治療機會,應強調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并以綜合治療為主,在手術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其他治療手段進行全面系統的治療,可望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