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關節置換、股骨頭壞死、髖關節、膝關節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治療。
向 Ta 提問
-
小腿乏力是怎么回事
小腿乏力可能是劇烈運動、腰椎間盤突出癥,或者腦梗死等原因引起。 劇烈運動:如果小腿在短時間內過度進行活動,可能會導致小腿處堆積大量的乳酸,從而造成小腿乏力。 腰椎間盤突出癥:由于突出的腰椎間盤組織損傷周圍神經根,可能會導致神經根所支配區域的肌肉出現肌力減弱的情況,容易造成小腿乏力。 腦梗死:一般是局部腦組織發生缺血性壞死導致部分運動、感覺神經受損,容易引起小腿乏力。
2025-04-01 13:27:58 -
滑膜炎的原因
滑膜炎可能是局部創傷、感染病原體、代謝功能障礙等原因所致。 1、局部創傷:若患者局部遭受撞擊傷、擠壓傷、扭傷等,導致滑膜破裂、充血,則容易引起滑膜炎癥反應。 2、感染病原體:如果患者滑膜感染結核分枝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體,容易引發炎癥反應。 3、代謝功能障礙:如果患者存在代謝功能障礙的問題,使體內的尿酸無法正常排出,長時間積聚在體內,容易增加滑膜炎的發病率。
2025-04-01 13:27:57 -
骨折后腫脹多長時間可以好
骨折后腫脹一般1-4周左右可以好,具體時間與損傷情況有關。 若骨折輕微,周圍組織血管未出現明顯損傷,一般骨折處腫脹程度較輕,及時處理后血管停止出血,且組織水腫情況逐漸消退,一般1-2周左右可以好。如果骨折嚴重,骨折斷端損傷周圍的神經血管,此時腫脹較為明顯,治療難度較大,恢復時間較長,一般需要2-4周可以好。 骨折患者可以將患肢抬高,有利于靜脈回流,加速腫脹的消退。
2025-04-01 13:27:56 -
髕骨手術多長時間能走路
一般髕骨手術后一周左右能走路,八到十二周可以正常走路,十二周以后可以負重走路。 髕骨手術后應該早期下床活動,可以促進傷口愈合,防止發生關節畸形。手術后一周醫生評估后認為沒有異常情況,可以在支具、石膏托外固定的保護下下地走路,但要避免患側觸碰地面,不能負重。八到十二周左右有骨痂生成,骨折基本穩定,可以在無保護工具的情況下走路。十二周以后可以負重,一般骨折端不會移位。
2025-04-01 13:27:56 -
腰部突然酸痛的原因是什么
腰部突然酸痛可能是受涼、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等原因導致的。 受涼會導致腰背部肌肉持續痙攣,從而壓迫血管導致腰背部供血不足,引起腰背肌肉代謝障礙,導致腰部酸痛。若長期體力勞動或保持長期坐姿不良,會導致腰背部肌肉負荷過大,造成背部肌肉韌帶損傷,引起腰部酸痛。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突出的椎間盤會壓迫局部神經根,導致炎性滲出、乳酸堆積,引起局部肌肉僵硬,出現疼痛的情況。
2025-04-01 13:27:55